今天下午工作很闲,我忽然思考起“生命的意义”这个哲学问题。
我仔细观察和分析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我发现所有人都好像是一台被设定了程序的机器。每个人生下来都几乎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大学。然后便是工作,结婚,生子,然后退休,逐渐老去,直到生命终结。每天早上按时起床,读书时代每天按时上学、放学,成年后每天按时上班、下班。90%的人的人生都是千篇一律,无聊又无趣,既没有创新,也没有意义。
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世界上90%的人自愿选择这样的人生呢?
我发现:名利和财富就是罪魁祸首。
假如一个人完全不在意名利和财富的话,他就可以跳出这个既定的程序。
我认为,只有人们完全摆脱名利和财富的束缚,才能活得随性自由、多姿多彩。
每个人都是人间的过客,贫富荣辱都是过眼云烟。其实,一个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其实是很少的。一块地,一潭水,一个庇护所就可以活下去。
我曾经非常迷恋一个电视节目——荒野求生。那个人赤手空拳被投放到荒野,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衣服,没有药品,他仍然能活下去,尽管过得比较艰苦,但非常有激情、有意义。
经过思考,我发现:只有当一个人把物质欲望降到最低限度,他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
如果我们不用去工作,那我们就不必上学。即使想要获得知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掌控学习方向和进度。完全没必要起早贪黑的内卷,更没有必要参加各种考试。
如果我们不用工作,那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生物钟和喜好选择何时起床,何时睡觉,何时吃饭,选择自己想做的事。
每个人来到世上,一开始都是懵懵懂懂的,基本上都是沿袭父母给他指定的道路行走。而天下父母,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思想指导子女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哪个父母质疑过:我的孩子是否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
说实话,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从小到大,我都喜欢陶渊明笔下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那么,我是如何走上现在这条路的呢?是父母的思想灌输。小时候,父母一直念叨:只有读书,只有跳出农门,才能迎来幸福生活。
我不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相反,我无限期待田园牧歌的生活。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也许有人会说,“人到中年,有房有车,月入过万,工作稳定,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孩子乖巧。”这就是幸福。
但我不认同。我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自由。时间自由、空间自由、行动自由。
作为一个职场中人,时间、空间、行动,一切都不自由,何来的幸福?
说实话,我过得还没有失业在家的老公幸福。
每个职场人,每个老板,每个官员,他们都没有自由,他们都被限制在特定的轨道上奔忙着,各种规则、制度限制了他们的思想、行动及自由。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智商超高的人会选择流浪。当一个人极致清醒时,他就会拥有上帝的视角,他看每个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就好像人类看慌慌张张搬家的蚂蚁群。
人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东西。90%的努力都没有意义。
也许某天我会去深圳街头流浪,抛开一切身外之物,餐风露宿,只为体验一把“天为被,地为床”的生活;也许某天我会隐居乡野,种一片蔬果,喂几只鸡,养一条狗,过一段闲云野鹤的日子。
人生,没有统一的标准,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