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看古典的一篇文章,他把人生分成四个维度——高度、宽度、深度以及温度,并且从这四个维度可以定位不同的人生轨迹。
以我们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分别从这四个维度去定位人生会是怎么样的呢?
从高度来看,我们可以成为公司的高管、负责人,也可以自己创业当老板,甚至可以做到诸如马云、马化腾这样一位可以改变一个行业、甚至一个时代的人。
从深度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是一件可以穷尽一生去琢磨的事,我们可以做到某个方面的专家,比如最近被证明出来的引力波,它可以把人类集体认知向前推进。
从宽度来看,我们不仅仅是IT职场人,我们还是父母的孩子、哥们的朋友、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也是一个善良温和的陌生人。
从温度来看,我们可以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地生活,也可能是不快乐的人,忧郁地生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温度和状态去生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内在状态与情绪和世界互动。
我们每个人的兴趣、天赋和资源在这四个维度是分布不均匀的,每个人的机会也各有不同,这些内心选择和机会一次次地交互,最终形成了每个人在这四度上不同的选择,也构成了每一个生命不同的形状和姿态。
(2)
你可以做一个偏重高度的人,高度背后的价值观是影响力与权力。这也是现在最主流的一种价值观。
高度的追寻者,他们热爱竞争,有感召力与影响力,渴望资源与平台,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当然再务实的说,他们此时追求的也许就是如何成为公司权利更大的高管、负责人,或自己出来创业当老板。
(3)
深度也是一条自我发展之路,他的背后价值观是卓越与智慧。人生深度指的是人们在思想、智慧、艺术与体能上达到的卓越与精进程度。
今天你依然可以在很多领域找到这些追寻人生深度的人。比如阿里巴巴CTO王坚,发现引力波的科学家们。专业主义、匠人精神、科学精神、追求卓越……这些都是深度的探索者。
(4)
宽度是指我们能打开、丰富和平衡好人生多少个不同角色的程度。孩子、父母、亲戚、朋友、职业人、公民……我们的父母一辈往往都是生涯宽度的追寻者。没有他们的支持和爱,我们根本不会在这里谈个人成长、发展和自由。
以我为例,我现在在追求高度的初心是为了宽度——做好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和父母的儿子。
(5)
最后是温度。人生温度背后的价值观是自由与精彩。温度是指我们的生命的精彩程度,以及我们内心有多认同和热爱自己的生活。
这个维度是唯一一个完全内在的维度——高度有权力评定、深度有学术头衔、宽度有身边人反馈、而温度则只有你自己知道。
我们当中很多人,过着成功、卓越、面面俱到却不快乐的生活——这样的人已经失去了温度。
(6)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高度和深度可以得到名和利(当然深度也可能得不到名利),宽度可以得到家庭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温度可以得到自我的内在快乐。
人生的时间、精力就好像能量一样,人生四度一样也遵循着能量守恒之美——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四度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我们总喜欢完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优秀,我们就期待他面面俱到。但在一个维度特别杰出,就一定需要牺牲其他维度的可能性——不仅仅是你,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也一样。
爱因斯坦的儿女们称他为“不负责的父亲”;爱迪生的太太则称他为“工作虫”;圣雄甘地的女儿们对他颇有微词。
孔子有生之年大部分时光都是带着弟子游走六国,他自己说这叫“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在世权力……
乔布斯更是个“烂人”:忽悠哥们、抛弃老婆、不理儿女,但却不影响全世界喜欢他做出来的产品。
屈原、苏东坡、李白、杜甫,他们文采绝世,但他们都不算完人。
你可以选择在某一个维度特别突出,但是你必须放弃另外一些维度的圆满。这是能量守恒原则。
(7)
假如你的人生只有32分——对,不是四个10分,而是四八三十二的32分。你需要把这32分放到四个维度中去,你会怎么放?
你当然可以在自己的高度上放个10分,甚至12分;但你就不得不在自己的温度、宽度上各自减去2分。和很多领导者一样,你也许会少很多时间去探索更多可能性,不能再那么随心而发,也不会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家人。同样的,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更多可能性、更加自由,你也许就没法照顾所有人的想法,没法按照每个人的期待来生活。
试试看,如果你是自己的设计师,你的人生是什么形状的?
我在40岁之前给自己的定位是:高度12分,深度4分,宽度10分,温度6分。
我要通过更大的高度获取名利,我不会过多地重视深度,它只是为我的高度服务。我重视宽度,不过只是对我们的家人,我并不会去讨好每一个“陌生人”。我希望自己快乐,但我更希望我的家人快乐,如果只能二选一,我选择后者。
你呢?你如何给自己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