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在青春的河岸,风光旖旎。轻启记忆的门扉,熟悉的芬芳肆意弥漫。
秋风私语,粼粼月光洒在湖面上,漾起圈圈涟漪。驻足西湖边,点滴回忆涌在眼前。儿时,您总爱带我来江南旅游,也会教我吟诵诗词。记得那年,您拉着我的手,风轻轻吹起您耳边的碎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您眼带笑意看向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看着眼前景色答道。你若有所思地问:那春天的西湖呢?我不假思索地应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我们的对诗引来了路人的面面相觑,我顿时尴尬,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对您说:“我再也不会在旅途中背诗了,这并不会引来多少艳羡的目光,反而会让我无地自容!”你愣了愣,只是道了声,“好。”
自此,我与诗歌渐行渐远。当时的我并不懂,您是想在幼小的我心中埋下诗词的种子。
不知是与江南有缘还是您的特意安排,我们又一次来到江南。可能由于上次不愉快的经历,我们在旅途中的话语也少了许多,你只是牵着我的手走着......
那晚,天籁齐歇,秋槐桂魄悄然解开身上的朦胧云纱,一泓湛碧,清辉皎洁,如清细的涓流一般流泻至平静的湖面,晚风轻拂,我和你同赏一花,一木,一湖,一轮秋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说罢你我都笑了。
“君家在何处?”我答:“孤客最先闻。“何处秋风至?”我答:“幽人应未眠。”那一刻,诗香满地,我们的欢语声肆意飞扬。
我才知道,不知何时起,诗歌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深处。它会在某个时刻,如一泓清泉,流溢在我的生活中。我开始向上登攀,追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曼妙,我沉醉阅读,懂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源头活水来”的道理;我能直面学习的“萧瑟处”,回首时能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那股学习诗歌坚持不懈的劲,一直引领着我向前,向前!
我渐渐懂得,原来激起我心中那股劲的,不止是诗歌,亦是您,我最亲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