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互联网知识的淹沦。
就连公司一楼快餐店的服务员跟其同事聊天的时候,七句话里能蹦出来两个“定律”,同事们竖直耳朵接收信号,犹如碰见了一种没见过的新鲜水果,想尝试但却无从下嘴。包括我们已经囫囵吞枣十万遍的“墨菲定律”。其他人一下子接不上话,一位正在削青椒的大叔,只好拉高嗓子毫无创意地代表全场回应一句:哟,你还会定律……
所谓“知识”,已然以一种“液态”在流动,粘附着互联网的极速发展,有空隙的地方早已被无声无息渗透了下去。
睁开眼皮的第一秒,海量知识就会灌进眼里,汪洋一片包裹着科研与情欲,态度与数据,正气与龌蹉,想象不到和不曾想起的。
我们像一只寄居蟹,把自己面对世界的无知藏身于一个能遮雨挡阳的壳。仿佛逃离了无知的包围,但又无处不在包围中。
知识虽多,关键是要分类装好。一箩筐一箩筐装好了,就像农民把收成都摆在院子里,一眼便能看得出哪些是萝卜,哪些是青菜,哪些适合自己,哪些值得珍惜探索的了。
从最日常的到最虚无的,知识应该怎么分类?浪荡了七八年的“知识收纳”经历,我得出一个词,叫“硬度”。
知识硬度越大,越方便“流通”,能炒起收费热度。
成功学,又臭又硬。成功学是欲望拉出来的粪便,臭气熏人。情色之欲还能驱使年轻人送花,做些浪漫之事。看看对成功的痴迷渴望,往往因为消化不良而变得硬臭无比。一本成功学,没有逻辑,没有分析,完全是对欲望进行生理呼应,满足意淫的神经。
旅游鸡汤,时而清香,时而硬邦邦发出恶臭。大家都喜欢往自己到不了的地方走。本质上和读书是一个道理,去一个新世界。旅游就可以身心都在,虽然很多时候只是身体在,精神还是停留在远处。
但是经济上的发展,不妨碍人们一再逃离身体常常呆的地方,享受偶尔远走他乡的孤独和新奇。
英语,硬度极高。为了和世界接轨这一现实又宏大的目标,英语及其他语言早已成为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流通的“硬货”知识。硬货的交换价值有高有低,10钱能买100个G的大师级教学视频。换个场景,1000块只能买到一个三流外教的40钟课程。
在水平高低不齐的硬货交易当中,语言教学一片火热,杂草丛生。
测评类知识,能伸能缩,市场经济的硬枪杆。种草文、科普文、某某体验清单,都是基于市场需求引发的体验说明。符合人们了解欲望,也帮助社会磨低了认知不对称的差别。
不过有些时候,类似机器的测试软件、商家种草文,很大部分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经常夸张了一盒面膜和一个抱枕的神奇力量,乃至一支香薰蜡烛的描述,都能惹得人们流汗流口水。
完全客观眼光的出发点,在金钱的浸染下难以自保。
总的来说,还是市场里的硬枪杆,谁的评价好,谁家评论热门,谁就更受欢迎。流通性估计仅次于黄色笑话。
唯一要小心哪些成王成凤的指南,五个步骤练就女王气质,七招把自己成为暖男,本质还是跳过实践的投机成功学。如果真的有绝对的成功学,唯有一句话:你爸是马爸爸。
文学,柔软到让人沉入孤独之底。它无意进入市场,但是良性买卖会让这个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从苏格拉底哲理,到王尔德的毒舌、张爱玲的轰烈,再到穿时刘慈欣的时空文明,都是以柔软之势荡漾心底。靠人们在获得共鸣之后,口耳相传。
价格不贵,几十块拥有别人几十年生命写出的心血作品。硬度非常低。这种文学艺术的知识,柔软到不花时间去结合生活体会,就不能领悟要义。
柔软深处,往往是孤独的。爱一个人,即是我爱他多一点、他想我多一秒的孤独灵魂对白;创业者的使命奔走,到头来是孤独的征战;讲一个自己觉得好笑的笑话,别人眼里,你变成一颗放着七彩光的星星。
正因为很多人忍受不了这些深深的柔软,转而向能容易抓得住的“硬知识”靠拢,更有甚者站成一列列韭菜,等他人收割。
越是柔软的知识,越是难以抓住,李小龙说的水哲学:“水,可以柔软地流动,也可以坚硬地撞击。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这个时代硬货一抓一大把,可是必要时候,被逼着奔跑起来,硬货又散落在地,捡起来也不见得好用。
所以,还是得花时间,勇于瘫着吸收一些柔软知识,吸附在心里、软卧在脑里。行走江湖也能避免“一句卧槽走天下”的尴尬场景,哪怕是耍个流氓、卖个文青,也能填充一下生命的空虚。
这不,刚又来了几句硬货鸡汤。可见网络信息还是挺“硬”,自身要够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