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xǐ]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wù]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去提高品德修养和辨别是非。孔子说:“以忠厚诚实为主,行为总是遵循道义,这就可以提高品德。对于同一个人,爱的时候希望他长期活下去;厌恶的时候,又希望他死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人怎么能不迷惑呢。就像《诗经》里的那句‘诚不以富,亦只以异’一样,怨气太重了。”
【心得】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偏见如飞刀,伤人也自伤。人是感性的动物,说话办事很难不被感情影响。但情绪化很容易做出错误决定,伤人亦自伤,尤其在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中。所以,当情绪上来的时候,不妨按下暂停键,冷静冷静,稍后再谈。或者跟孩子/伴侣提前说好,当一方情绪上来时,另一方负责提醒,按暂停键。
12.11【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心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色,承担好各自角色的责任,不越位,个担其责,各司其职。如此,才能形成一个有序的,良好发展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