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有不少人在朋友圈里怀念王小波的忌辰,看到以后多少有些感慨,王小波的作品我看得不多,最有名的两本《黄金时代》和《万寿寺》,看完以后才确信这人确实是几十年一遇的天才。
正如当年看钱钟书的《围城》,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丝毫不认为《围城》比《百年孤独》差),仅仅一本书就让我对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围城》随性随意地描写成就了当代最杰出的小说之一,《百年孤独》庞大复杂的家族和魔幻的故事让人叹为观止(以前在微博上看见一个人说马尔克斯善于写长篇,但是实际上《百年孤独》即是由无数短篇组成,马尔克斯也是写短篇的高手,这在后来他的短篇系列里可以看到)。
在王小波忌辰之时提及钱钟书和马尔克斯两位大师并不是为了攀比,王小波是王小波,他不会成为钱钟书也不会成为马尔克斯。正如他的作品中虽然有卡尔维诺,奥威尔,或是莫迪亚诺的影子,但他还是王小波。
《围城》和《百年独孤》最早出版于1947年和1967年,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出版于1994年,众所周知他写了十年。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杰出的产物,在八零九零后这一代文艺青年的眼里,说王小波是他们眼中的教父应该丝毫不过分吧。
2.
我在4月11号的时候打开常去的几个社交网站瞧了一眼,豆瓣上有纪念王小波的活动,张佳玮放了一篇旧文纪念他,我的朋友圈里有几个人发文怀念他,新浪读书发了一篇微博提及了王小波。
看似还有人记得他,可实际上这群人少的可怜。
并不是说4月11号不纪念王小波就是犯法的行为,你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这也只是稀疏平常的一天。
只是让我有些惊讶的是,这天在简书这样的网站丝毫看不见王小波的影子,再正常不过的一天,人们在讨论着你为什么不够成功,你在大学要怎么培养自己,你应该如何自律,你的爱情问题出在了哪里,如何有逻辑地说服别人。
正常的让我有些恐惧。
3.
后来我又在微博的亚洲四月书单里看到了排名前十的书,给你们列一下:
1.《向着光亮那方》刘同励志,成长,青春
2.《你好,我亲爱的陌生人》吉诺温馨,治愈
3.《时代微影:中国角色》张晨初人物,油画,创作
4.《考古手记》微笑的猫小说,悬疑,耽美
5.《一条狗》使徒子漫画,萌宠
6.《请在哔声后留言》徐良故事
7.《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范海涛纪实,传记
8.《我想和你过好这人生》木子喵喵青春,温暖
9.《阿狸*旋木花园》Hans画本,童话
10.《这个世界让我有一点不懂》汪苏泷青春,随笔
我矫情地转发并且感慨了一句:小说已死,明天起我也开始写鸡汤(我是认真的,笑cry)。
以前文学就是书籍,现在文学似乎被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手足无措。
这十年来出版行业发展迅速,各类书籍更迭之快也是前所未有,我们这个时代,励志,温情,青春,爱情似乎成了主题,大家各自分享着经验和干货,韩寒的One似乎还带头开发了一种“身边的故事”这类文体,捧红了大冰以及其他的作者。
这并不是不好,这意味文学也在革命,文学也在适应时代。
可正如我所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杰出的产物,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鲁迅胡适们,四十年代的茅盾们,五十年代的钱钟书巴金们,还有八十年代的王小波余华们。
真正的伟大属于过去。王小波那个时代,他还没有成名,他的伟大还在孕育中,所以八十年代的伟大属于过去的钱钟书们。
钱钟书们还没成为大师之前,四五十年代的伟大属于过去的鲁迅胡适们。
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属于过去的王小波们。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产物还在孕育中,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你才有可能说出这个时代的伟大产物是什么。
只是让我担心的是,也许那个时候我们回头观望,才发现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伟大的产物。
无论对哪一个时代而言,真正的伟大属于过去;但最可悲的事情是,当真正的伟大只属于过去,我们也许会反思自己是否对得起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一场励志青春的文学盛宴,会像去年互联网创业一样昙花一现,或是像二三十年前的气功潮一样被人遗忘,还是会被人永久记住,答案也只能在几十年后才知道。
4.
前不久到处流传着一句话,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几乎得到了大家清一色的认可,我身边爱看书的朋友貌似都跟我说过这句话。
但是当我问他们:你说的诗是什么诗,你要的远方是什么样的远方?
几乎没人能马上给出答案。
你要的诗是什么诗?是李白豪言的“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还是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是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海子的“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还是北岛的“不眠之夜,我向月光投降”。是泰戈尔的“我生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但这相会的日子还没到来”,还是纪伯伦的“他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既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你要的诗是什么诗?你真的问过自己吗?
你要的远方又是什么远方?另一座陌生的城市,坐在咖啡馆里自拍。另一个陌生的海滩,朝着大海自拍。还是没有人的大山里,一望无际的冰川,就在脚下的田野,神秘的沙漠,遥不可及的国度。……
你要的远方又是什么样的远方?你真的问过自己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就跟王小波的那句“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如出一辙。
王小波念出了自己的诗,知道自己要去的远方,虽然他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到。
那么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