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根阳(盐城市盐都区西乡人)
昼夜交替,日往月来,四季轮回,转眼又到戊戌年的立秋节气。
“立秋”了,水果店里、地摊上人头攒动,抢买西瓜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西瓜的味道。朋友圈里更是热闹,人们争相晒出吃瓜的图片。各大媒体也没闲着,浓墨重彩报道“啃秋”活动,有的地方还组织吃西瓜大赛,就连外国留学生都去凑热闹,似乎只要啃上一口西瓜,就能补上中国民俗文化这一课。
时到立秋年过半。书上说,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更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立秋”位居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位,是一年之中夏秋交替的里程碑。人们刚刚度过炽烈难忍、离开空调就浑身不自在的炎炎酷暑,还没享受到习习秋风带来的凉爽,比“老夏”还会兴风作浪的“秋老虎”就登台表演了。于是,民间就有了立秋时节吃西瓜这一“啃秋”习俗,人们想以此表达“啃下酷夏,迎接秋爽”的祈愿。
“啃秋”又称“咬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说:“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其实,中国的很多民间习俗都离不开一个有趣的传说做由头,就如同名胜古迹必须依靠神仙皇帝装门面。据说,江浙一带的“啃秋”,能跟明太祖朱元璋扯上关系。朱元璋定都南京、当上皇帝后,他手下的将士仍有不爱洗澡、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并将身上的癞痢疮传染给南京城百姓,害得大伙儿求医吃药、烧香拜佛都无法治好。后来,有一富户得到一个偏方,让自己的女儿在盛夏每天都啃西瓜,最终身上的癞痢疮竟然神奇般消失了。于是大家纷纷效仿,让孩子也吃西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啃秋”的习俗。这个数百年前的有趣的故事以及“啃秋”这一岁时风俗,至今仍在流传。
盐城西荡也有“咬秋”的习俗,不过荡里人“咬秋”没有城里人那么讲究,也不一定非要咬西瓜。在他们心目中,立秋与春节、中秋相比,算不上重大节日,更何况水荡里垸多瓜更多,除地势低洼长不了西瓜,其它瓜类可以随摘随吃。再说,物质匮乏的年月,人们口粮都不够吃,只能以瓜菜充饥,连肚子也吃不饱,哪有心思去做那些“咬秋”的“关目”?
水荡里的孩子只要学会游泳,家里就不再严管。暑假里,大伙结伙玩耍,下河游泳,上垸吃瓜,快活得就差搬梯子上天。
菜垸是荡里孩子的“水果库”。只要饥渴了,随便走到哪家垸上,不论看中什么瓜,都可以随手摘来就吃,因为荡里约定俗成,“瓜瓠茄荚本无娘,不分你我都能尝”。我们小时候,对冬瓜、南瓜、金瓜、丝瓜没眼瞧,只喜欢黄瓜、香瓜、稣瓜、菜瓜、梢瓜和撕皮烂,还有圩堤上的野香瓜——“蜜罐子”。各家各户用来“咬秋”的,当然是香瓜和稣瓜。尤其是稣瓜最好吃,外皮青绿,内肉稣脆,形状类似保龄球,既能解渴,又能当饱,让人百吃不厌。
立秋前后,大人们忙于薅秧草、打秧耙,给棉花抹杈打边心,早出晚归顾不了家,一般都吩咐孩子到垸上去摘准备“咬秋”的瓜。
有一年,我一个发小大清早就撑船上垸了,吭哧吭哧地摘了一篮子瓜。傍晚,他父母放工回家后,看到这篮子瓜,气得七窍冒烟,揪住他就往死里揍。我那发小委屈啊,难道吃苦还要挨打?于是,他一边哭,一边还说:“我不是为了家里好嘛,大瓜省省,小瓜先吃!”可他不知道,这一篮子小瓜,不出半个月就能长成小半船大瓜哩!
还有一年,我们生产队为了全面学大寨,组建了副业队,调整了十几条垸,专门用于长蔬菜瓜果,并拿出一条垸试种了西瓜。那时候,西瓜在水荡里可是稀罕物啊!放暑假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就隔三差五地到杨家尖的西瓜垸附近转悠,可看垸的陈二爷警惕性高哩,始终不给我们半点机会。
立秋前一天中午,室外依然火辣辣的。我与本队的一个发小从杨家尖西北角下河,径直向副业队西瓜垸游去。
要去西瓜垸,陈二爷住的草棚子是必经之路。我俩只能紧贴岸边茂密的蒿草缓缓游动,想穿过棚子前面的垸沟。当我们刚到棚子门口时,只听得陈二爷一声怒吼:“是哪个啊?再不走我就不客气了!”陈二爷的声音虽然尖细,却吓得我们破胆惊魂,急忙扎个猛子,沉身水底。实在闷得难受了,才不得不钻出水面来换口气。可是没过几分钟,我们就隐隐约约地听到草棚里鼾声如雷了……原来,陈二爷根本没有发现我们,只是搞个“火力侦察”。现在他睡着了,真是天赐良机啊!说时迟,那时快,我们奋力划水,游过那条垸沟,火速爬上西瓜垸坡,倒身横躺,由上而下,急速在较陡的垸坡上翻滚下去,短短几秒钟,我们一人就抱着一只西瓜滚入垸沟。稍作观察,草棚子里“敌情正常”,就赶忙离开“作案现场”,游到不远处的草滩上,喘着粗气,用拳头砸开一只,只看见瓜瓤白中带粉,咬上一口,嘴酸得半天都不能说话……到了晚上,我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就被父亲非常到位地“惯”了一回……
这件糗事己过去快五十年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也始终忘不了父亲那句“药人的东西不吃、犯法的事情不做”的教诲。
多少年来,水荡人世代相传,每逢立秋必“咬秋”,群众吃瓜的故事代代不同、年年各异。不论是我亲身经历的“咬秋”,还是这个习俗佐证了“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无不折射“有钱时时节,没钱节也闲”的硬道理。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咬秋”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年轻人,不单立秋要买西瓜,还从网上汲取了各地“啃秋”的精华,让“咬”的内容与形式越发丰富多彩,更让“啃秋”这一传统民俗得以传承和光大。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我们不妨与时俱进,相约立秋这一刻吧,带着美好的愿望,咬口西瓜,共迎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