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意志:继续回味俞正强老师的“认识角”
这是一位越品越喜欢的数学老师,他的举手投足、只言片语简单却值得回味。就像会务组抓拍到的每一张照片,面部的每一根神经似乎都在表情达意,台词呼之欲出却有着无数的可能。
接第一篇的主题继续聊关于教学本真的话题。
孩子认定尖尖的才是角,所以,桌角不是角了,尺角不是角了。纸上的角是角,铅笔尖的地方也是角。俞老师说,从此以后桌角不是角了,尺角不是角了,太恐怖了。到哪里能找到角呢?请你找个角给我看看。孩子很自信地拿起一张纸,解释说纸上的角是角。拿起铅笔说,铅笔尖的地方也是角。老师无奈地说,就找尖的,对不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答道,对。尖就是角特征,这一点在孩子的认识里是根深蒂固的。本来想解决生活中的桌角、黑板角的问题,结果没有一个声音认定它们是角,千启发万引导,尖尖的才是角固若金汤无法突破。
接下来,俞老师组织关于角的大小比较的学习。他的提问是从一条线开始的:一条线是比什么的?【比长短的】。肉是比什么的?【比轻重的】。地面是比什么呢?【比大小的】。三个问题之后,才涉及到角。角是比什么的?蔡老师是怎么教的?学而思是怎么学的?最后,确定角是比大小的。这个环节的提问表面看像是绕来绕去,其是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运用分类的思想,建立比较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将已有的比较经验进行梳理,建档归类。非常好地体现了整体教学的思想,带给学生的是结构化思维,而非点状、或线性思维。
角的大小一经上场,各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了。俞老师准备的素材是一个可以活动两条边的角。请注意接下来的每一个细节:老师提要求,请你把黑板上的角变大点怎么变?怎么变大的?生1说,往左右扩张。生2说,把外面一条边往外拨。生3说,把张开的程度变大。 俞老师上场,示范演示后,说明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反复变化几次后,突然将角的两边活动成一条直线,生1说,没有角了。生2说,有角,这个角是平角。接下来的的问题很关键:
“ 这个角尖吗?”学生回答不尖。请一学生上前去把那个角摸出来。“不尖了还是角吗?”生1说,是平角,180度。生2说,这个角有一个点,两条边。至此,判断角出现了转向,由固有的片面的认知调节、修正为特征的要素认知。趁热打铁,俞老师继续乘胜追击,“判断一个角是不是从尖上讲的?角越大越尖,还是越小越尖?”学生眼见为实,明明角越大,大到成一条直线时,那个尖没了。不对啊,角应该是越小越尖的。就差一句潜台词了,不能只凭尖不尖判断角。高手就是如此,点到而止。毕竟是孩子们一起掉进尖尖的才是角的坑里,幸好遇到有学生了解平角的知识,这才有机会从坑里爬出来。掉进坑里的感觉不好受的,出来了就不要太为难。俞老师内心的柔软保护着孩子们的自尊。
起死回生的机会来了,“桌角尖不尖”,不尖。“那它是不是角”?对啊,不尖也可能是角。等了大半节课的声音终于出现了,桌角是角。趁势追击,继续思考:桌角既然是角为什么做圆?孩子们中有生活经验丰富的,很快联系到原因是防止碰撞时候受伤,于是磨掉了一个尖尖的尖。
再次回味这一段教学过程,有三点强烈的体会。
第一,俞老师一定知道孩子们认定角就是尖尖的。所以,他希望用桌角这样的生活实例说明,尖是生活中不安全因素,把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对接起来。那么,问题来了,桌角到底是不是角?生活中提到的桌角、黑板角就一定是角吗?我想是与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孩子对角的认知的转向美妙无比。脱离具体可见、可感的特征是一个较为困难而且费时的过程,正所谓跌倒了爬起来原本就是极大的挑战,合适的支架就显得格外重要。最好,这个支架是孩子自己在挣扎的过程中自己的发现。
第三,抽象的数学概念不要急于出现,把可感的事实、变化、发现、规律放得再慢一些,就像在空杯里装沙子,装进后反复摇一摇,能装进来的东西就不是沙子了。
如果没有明明白白的对学生的了解,面对这样一群自信满满、不肯轻易认输的学生,估计只能上演一场假装在学习戏了!
小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讲述自己了解的知识时,他的自信心是最高涨的。如果你有本事让他看见自己可能存在着缺少几块连结板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在心里默默感叹:什么时候能够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