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去租房,约了两个人看同一套房,一来可以信息互补,二来兼具可靠性与对比性。看房前与对方都在微信上都对租房信息进行了沟通与了解,由此而生出一些感想,我以A君与B君代表两位租房管家(中介?)。
我是短租,也更看重房价与性价比,房间质量与周围环境占其次。我租房前会先通过照片决定要不要租这间房,而在实地看房前,我希望先了解我所在租期总共所需的具体费用(分项条款),如果价格合理,就实地看房,如果房间与照片出入不大就会确定签约了。简而言之就是先谈好价钱,再看房签约,彼此省事,以免看了房,价格却未谈妥,白跑一趟。
在看房前的交流中A君与B君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A君急于希望我能先去看房,一直在和我说环境怎样好,房间怎样好,问到价格方面总是含糊其辞,真假参半,尽捡好话说。比如说在押金方面,两君都推荐我整租再退,扣一部分押金,A君一开始只说会退50%,但事实却是,若转租出去才会退50%,未能成功转租即退租只退30%,而这一点,是B君主动告知于我的。此外A君还多次打电话于我,我不明白,我只是想知道不同租法下的房价,明明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为什么要打电话,难道是显得更真诚?但A君打电话也是要我过去看房,不给我说钱的方面,实我所不喜。
B君在一开始就给我算出了短租的总共费用,其后又告诉我在整租的不同方案下所需的费用,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了让我过去看房,简洁高效,可以说是非常合我意了。
然而最后,我却是同A君去看了房,但最终也没有签成功。其原因是我在半路另有房东给了我更好的房源,我推脱了A君与B君,但此时A君却告知我他已到了看房处,路途约2h,这让我略感内疚,但还是明确拒绝了。可就在我要到那间更好房源时,房东却告诉我已经被租出去了,别人连定金都付好了。我只好又去看一开始的那间房,A君告诉我他还在附近,吃了个早饭,再过来,可能要40min,B君说他一直都在租房附近,10min左右到,是这边的负责人。我惊讶于A君的40min竟然是在附近,可能是一开始我拒绝的太彻底,他来了,回了一半,又再来。我并不确定其中的真实性,但后来得知这可能是真的。相对于B君而言我对A君实在感到抱歉,做这行的其实都不容易,但让我这时拒绝其中任何一个都有些为难,我决定若我到时先遇见谁就同谁去,当然,为了避免尴尬,这时B君是知道A君的存在的,而A君可能不知道B君的存在,这其中也有个人私心吧,毕竟B君的交流方式我更觉舒服。可巧,A君反而先到了,自然我也有理由在此时推了B君。
A君是新人,在未谈妥离开后,又给我说了很多减免优惠政策,可以说是非常尽心且实惠了,不过我此时已经签好了其他的房子。
我始终都没有见过B君,依我之见,他可能是老手,若真从他手上租可能不如从A君后来说的来得优惠。
A君很勤快主动,但我却更喜欢B君的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