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看邱老师的引导词,我看完初感受就是,人还是要有一些技能,对别人有用处,这样我们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看了邱老师的引导词,我才觉得自己看到的太浅薄了。
1、男主角刚入监狱,首先是观察了解周围的环境,谁是领头人?哪些可以做朋友?他们最需要什么?怎么和他们成为朋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偶然也是必然),和瑞德成为朋友,让瑞德帮忙出去做工,然后在做工时听到海利的谈话,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给出了最有利于海利的办法,后续又像海利要了一些酒分给自己的工友,给予狱友最向往的东西-对自由的片刻需求。这一切一气呵成,既让海利认为自己是对他有用的人,又更加巩固了自己在狱友心中的地位。这里男主角展现了自己对人性的正确解读,又发挥了自己良好的知识水平。男主角拥有丰富的知识体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人性心理的正确解读。我问自己,这些自己有吗?没有。该如何获取这些能力?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多读书、看电影。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训练,思维导图,多写文章。在做好上面两件事情的同时,心理学的知识也就得到了补充。
2、在男主角获知自己无罪,向监狱长寻求帮助,希望能重新审判自己的案子,可是得到的却是证人被杀,自己被关禁闭的结果。看到了希望,但是所谓的正常的通道却被堵死,只能选择从“洞”中爬向希望。我问自己重获自由的选择点是什么?在遭遇重创之后吗?既然知道按照现在的路走下去有很大的可能会遭遇重创,为什么不改变呢?其实因为没有绝望,还是希望找一条正常的路,能找到吗?目前来看是找不到了,所以只能爬“洞”。
3、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美满和谐的家庭,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
4、我在忙着死。其实我现在的不改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体制内的生活已让我变得有些麻木,我现在就可以预料到我30年的生活,我会按时退休,领一份退休金,然后就是帮自己的孩子带孩子,生老病死。当然这是在社会不发生大的变革的情况下,但是我也在想,社会真的会不发生变革吗?应该是不可能,若是真的发生了大的变革,我又该如何安身立命呢?我明白这一切,也在慢慢尝试着改变。我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新教育,也在学习养生,尽量吃素,喝姜枣茶,做大拜忏,跟随谦一家园的老师们一起学习。
5、我给自己建“洞”了吗?没有。我渐渐明白自己以后的方向-新教育和新医疗。这是我的终极目标。我希望自己早日挖好自己的“洞”,然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有健康的食物,有新医疗可以让我们病有所医,有新教育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学有所教,我也想为这个美好的画面出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