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应了少年读经,青年读诗,中年以后则乐读历史的自然规律。
当然,我少年时期未读过经。青年时期喜欢过诗,但也纯粹是兴之所至,蜻蜓点水,有一点蹭文艺青年范的嫌疑。现在开始喜欢读点历史了,好像有了些自觉,不想再错过最后的班列。
人过中年,心态会逐步归于平淡。随着阅历增多,见识也有了一些长进。明白了历史往往循环往复,太阳之下本无太多新鲜事的道理。因而,通过学习历史,就可以对世界对人生有更多的体悟。这大概就是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吧。
粗略读了几本历史书,也跟着网上老师学习了几个课程,就有了一些初学者的体会。
历史真的是历史真貌的记录和还原吗?答案可能令人惊诧而又失望。
其一,历史有很大的主观性。我们看到的历史,不只是历史事实的记录,也是主观观念和态度的体现,更是真理和谬误的堆叠。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变法那段历史,其间充满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新党和旧党之争,也充满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其间更体现了不同观念的主观认知。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造成历史的扑朔迷离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间正道就是自己认为的正道,因而记录历史的时候常常夹杂了大量的主观成分,和事实已经离得很远了。
其二,涉猎历史资料、信息的局限性,也会造成史实的失真。中国几千年历史杀伐纷争,分分合合不断,许多历史资料被战火或人为的损毁,历史原貌也就湮灭其中,难寻真迹。
《史记》、《资治通鉴》这两部历史巨著被称为称“史学双壁”,其权威性毋庸置疑,但其间疏漏和错误也是随处可见。随着考古学的推进,出土了许多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没看到过的史料,许多历史的真像有了颠覆性的发现。
近期,学习熊逸讲透资治通鉴,对我们孰知的“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有了新的注解。这个新发现,就来源于《孙膑兵法》的出土。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大批的竹简,其中就有《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的出土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解决了一个千古难题:孙武和孙膑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连带的问题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不是同一部书?现在很清楚了:人不是同一个人,书也不是同一部书。
孙膑兵法里有一篇《擒庞涓》,对围魏救赵真实背景和过程有了更真实的叙述。这怪不了两位史学大师,因为他们也没有看到过这份资料。只是,大家更愿意将错就错,更愿意以一种艺术性的视角来解读围魏救赵的戏剧性罢了。
这就是历史不可避免的谬误,我们都无能为力。研究历史的魅力也许正在于不断的发现。
当然,站在历史爱好者的角度,其实,追踪史实并不是主要目的。历史的功用,不是让我们知道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谁到底该继承王位,狸猫换太子是不是确有其事的迷底。我们更应关注的,在于历史给我们的借鉴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经过名家大儒加工、辨析、总结过的历史,反倒更具有启迪意义。
所以,资治通鉴中臣光曰之类的观点,更值得咀嚼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