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坚定才是最好的你

最近看了奇葩大会2蒋方舟的那一期,她提到了“讨好型人格”这一词,在节目里她真实的分享了她的个人经历,令人感悟颇深。

讨好型人格: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喜欢主动道歉;会迎合她人;不懂得拒绝;没有原则和底线。

以上所说的5大讨好型人格特征,我想,人人都有契合一点或者几点。在学习生涯中,我们会迎合老师们的喜好,我们会迎合室友;在工作博弈中,我们会迎合上司乃至同事的观点,尽管我们打心里觉得他们说的简直是鬼话连篇;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迎合父母,应付亲戚们。还有,我们身边总是不乏那些不小心磕了碰了一下就不停的主动道歉的人,在外人看来可能主动道歉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可是如果我们是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呢?是亲密的男女朋友呢?甚至于更明显的是我们常说的“中央空调”,这是一类对所有人都付出相同的关心的人。如果他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我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名为Q。Q出生农村家庭,印象中她总是待人温柔,特别热于助人。有朋友让她帮忙请假,答应;冒着酷暑帮忙拿照片,答应;从不懂得拒绝,只会在心里头抱怨为什么又要我帮忙呐!要不我帮你怎么怎么样是她的口头禅。然而,没有原则和底线的帮助别人不仅丰满了那些欺软怕硬的人的羽翼,更是给自己的人生添堵。

爱伦·坡写过一篇短篇小说《The man of the  crowd》,翻译过来就是《人群中的人》。文章内容主要是讲大病初愈的主人公“我”在咖啡厅坐着观察各个阶层的人。有贵族,有商人,有高级职员,低级职员,也有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有独行者,有聚集的赌徒。而“我”,特别观察到的是一位老人。他外表朴实,但在“我”看来是一个有故事的藏刀在外套下的人。“我”跟踪了老人一整天,发现他总是往人群中扎堆,却没有和任何人有过交谈。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片段是当老人走到戏剧院门口时,他放松了下来,因为剧院正值散场,他可以毫无防备的走进人群,成为“人群中的人”。

文章开篇的一句引言说:无法承受孤独的人是痛苦的。我想,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是怕了承受孤独吧。

一部经典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也很好的演绎了讨好型人格。麦瑟尔夫妇生活富裕,麦瑟尔先生却喜欢去小酒吧当一位喜剧演讲者,麦瑟尔夫人总是一直默默陪伴着丈夫并为丈夫踏平任何不定因素,为他争取最好的演讲时间段。家庭生活中,麦瑟尔夫人总是保持最完美。她和丈夫同床共枕4年多,总是等到丈夫睡了之后再卸妆,在丈夫醒之前化好妆,坚持不懈保持最完美的身材,只是为了在丈夫面前保持最最完美的状态。

然而,麦瑟尔夫人一心保持的完美却被丈夫的出轨瞬时瓦解,也正是因为丈夫的离去让她真正的意识到,当一名喜剧演说家一直都是她的兴趣和梦想。

没有什么比做最真实的自己更为快乐了,不用讨好别人、不用担心自己这里那里有任何的瑕疵。

我们老生常谈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却很少有人真正用自己的生活去阐释这句经典名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在我们表现出这些独特的价值时,或许我们显得很愚笨,但是真正欣赏到你独特价值的人是喜欢你活的坚定而不是一个讨好的你。

“真正能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月春·苏醒记 最枯枝,最晚新芽。 早春花,早日结果。 桃花语,樱花笑,海棠羞,繁花簇拥,草木相护。 春泉涌,溪水...
    妧枍阅读 303评论 0 1
  • 加油吧! 很早就听说了搞定系列的书籍,但一直没有行动去看这几本书。这次的共读推动者我看这本书。 为什么搞定这么受欢...
    熊丹521阅读 280评论 0 0
  •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只为自己欢喜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只为我们的初衷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跟随内心的意愿 做一个自...
    寄与已阅读 193评论 0 0
  • 欢迎来到我的技术博客 我们一起看看简书博客的强大,简书是一个书写技术博客的非常棒的平台,而且还能使用markdow...
    敏哥的科技频道阅读 288评论 0 1
  • 今天开了一天会,昨晚又没睡好,头昏脑胀,晚上还要加班给孩子爸爸整理明天用的材料。按照#战胜拖延训练营#的安排,今天...
    Cherry_wxh阅读 3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