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昨天参加完教学基本功竞赛回来心里一直瘆得慌,对于新教材,因为有培育站的学习和自我研修,大致能领悟一些,然后就是写课,因为有丁老师的督促,虽然教育理论薄弱,但也基本能文从字顺写一写,最糟糕的是文本教学设计和新教材补白知识的运用题目设计,因为平时思考不多,只能仓促应战,后果可想而知。
无论哪一次的培训,专家都告诉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语文品质,就必须学会反思,特级教师袁爱国在讲座中向我们推崇了他“思与诗”的语文主张,我深受感动,的确,仅仅就凭几节语文课,批改几篇作文,而不去思考,不去阅读,不去写作,那只会徘徊在在山的这一边,是永远看不见山那边独属语文的靓丽风景的。
回想这几天的语文课,因为是接的是新班,是之前三个班的重组,许多常规做法都要从头要求从头做起,进度太慢。就像今天的课上,先是习惯性的课前朗读,然后进入电视剧本《长征节选》的教学,我安排的两个环节是概括四个场景的内容和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场景,并说说理由。也许有些老套的设计,我只想通过这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达到给学生复习概括的基本方法:人+事 的基本思路,再者就是引导孩子去关注文本深处的关键词句,认识人物,感悟情节,以及品味必要的环境描写对情境的设定,画面的渲染,对观众心灵的敲击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不至于让环境描写成为标签。
可是,最后的结果是概括基本在独立思考和交流点评中基本达标,但第二个环节当同学们在全神贯注的文本阅读和批注归纳中被下课铃声敲断。
一篇自读课文孩子们习得的有关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已经明确,个人感觉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在保证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下,让课堂教学再紧凑一些,值得我继续反思,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本”的实施方案是否能走远,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就要放慢脚步,可那些“吃不饱”的孩子怎么办?怎么办?我想继续优化课堂设计才是当下我要思考的,期待下一节课的进步。
思考:能不能在借鉴传统课堂设计的同时突破创新,如:提问的方式、活动的创新设计等等。
9.20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