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个事,总是有些人在你面前屌得很。老以为人只要是谋了个差,就学会了官腔官调甚至官僚,怎么个个都像从一个娘胎孕育出来的那德行。其实不然,王干今天让我长了见识,开了眼界。终于明白越有实力的人,越是有耐心。遇事不慌,层层分析,见题答题,对于所提的问题都可以一一讲解,条条款款清清楚楚,给你指的是明路,态度也温和,正如王干所说,我们的目的是要想法子解决问题。这样的官才是称职的父母官。这样的官工作起来是高效率,高质量,官位做的是轻轻松松。然,那些鼻孔朝天的人,并非完全是拿了官位在拽,而是在掩盖内心的虚,他们摸不着解决事情的方案来源于他们对事情的一知半解,他们其实活得很累,,总被工作压抑着,踹口气都慌,唯一可以缓解的是向来访者蹬鼻子上脸,拿官话压人,能唬走一个则得以松口把气,不然会艰难度日。我们做老百姓的不一定都能理解他们办事的困难,一部分人另谋途径,事情才得以解决,一部分的人总呆在那个虚的圈子里希望着,苦恼着。
比如,A大姐是贫困户,当A大姐感激涕零的接过扶贫手册,看到家庭成员一栏时,A大姐傻眼了,户主是A大姐没错,可儿子却没登录自己的孩子,登在上面的证件号码和姓名都是别人家的孩子,A大姐可不答应别人的孩子替了自己的孩子,A大姐拿了户口本找村委会要求更改过来,办事的干部在家庭成员一栏补登了A大姐的儿子。把别人家的孩子打了个圈,这事情就这样解决了。A大姐只是普通农民,没啥文化,也 不懂上面那些事,她回到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只好巴巴的又去找村委会,办事的人说这事不是我办的,是B干部帮你办的,一般的人还拿不了贫困证,B干部跟你家熟,他才帮你办的,你家的信息都上了电脑,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我只能帮你用笔加上。A大姐又不傻,她知道用笔加上是没有用的,但是,干部都说难改正,她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A大姐只 有忍忍罢了,想着赶紧脱贫,摘掉这贫困户,让别人家的孩子自然滚蛋吧。
A大姐性格随和,能忍则忍,能不麻烦就不麻烦。改不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要理解A大姐并不傻,她只是单纯些,她觉得别人的工作不好做就不要为难别人了,她想都没想过是别人的力所不及,哪有差错不能纠正的呢?A大姐属于那个呆在虚的圈子里,希望着,苦恼着,也无助着…
E大姐,普通农民,也没啥文化,但E大姐性格好强,霸气,可偏偏不走运生了个畸形儿,E大姐并不因为孩子不如人灭自己气焰,她老是找村委会,要求给她儿子办低保,,不知道什么原因,好像是指标不够,总是轮不到她儿子的份。E大姐可不是忍者,终于有一天,E大姐火大了,她拉上儿子,赶公交去了市低保局,直接溜进了局长办公室,办公室人员问过原因后告诉E大姐,万丈高楼平地起,申请低保必须从村委到乡镇一级一级申报审核。E大姐一听就急眼了,她把自己申请低保得不到的事阐述了一遍,然后扔下她那翻着白眼,歪着个身子蜷在办公室椅子上的可怜儿,气冲冲的 边走边说,儿子我不要了,(不明白是啥逻辑,谁让E大姐这样想,自己的儿子说不要就不要的,好像还有理的样子)这下不得了,办公室人员都慌了神,急忙赶上去拉着E大姐,询问E大姐属于哪个镇哪个村哪个组,连忙吩咐人过来给孩子拍照,登记。忙不迭的给E大姐所属村镇打电话调查,如此这般一忙活,E大姐的事儿终于有了动静。
E大姐,她的孩子是个负担,她和她的孩子是不幸的,她的所作所为实属鲁莽之举,我们不赞同E大姐的做法。但是,我们要理解E大姐,她不是嫌弃她的儿,也不说社会欠她的多少,她只是恐慌,唯恐在她百年之后。她希望党和政府是她可怜的孩子的依托,她只得另谋途径,不管不顾的争取社会给她孩子的福利。
理解,我们常常说理解万岁。我们需要别人理解,我们也需要去理解别人。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赞同迁就的,错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