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最难忘的就是我和浩浩玩扔纸筒游戏的那几分钟了,非常开心、舒畅!
平时,孩子回到家,我们就催他,快吃饭,快写作业,快洗澡,快睡觉...孩子的反应呢?就是没什么反应,跟没听见似的,或者特别磨叽,大人就会再强调,把自己也搞得很难受,又着急又生气又烦躁。其实,孩子内心很抗拒,他不愿意总是被push着做这些该做的“任务”。
那么,他想干吗呢?今天我对孩子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洞察,他想玩!——这个玩有好几个需求,一是放松身心,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觉,在学校拘束了一整天了,到家了可放肆一下吧;二是情感连接,他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玩,通过愉快的玩耍尽享亲情时刻,其实我们也有这个需求,也想跟孩子有这种平等的开心的游戏时间;三是体验创造,大人催着让他去做的基本上都是任务类的、结果导向的,属于“有限游戏”,达到某个结果这个游戏就结束了;而他玩的,基本上属于“无限游戏”,创造、延续,过程更重要,比如画画、发呆时的胡思乱想等。
那就让他玩吗?晚上时间那么紧张,哪有时间玩啊?不对,你以为玩需要多长时间?今晚我定了个铃6分钟,约定铃声响了就不玩了。我们互相扔纸筒,他在床上我在对面书架边,十几个纸筒在我们俩之间飞舞,连续投掷到对方身上,看到纸筒飞来就左右腾挪迅速躲闪,我们笑着叫着,玩得特别开心,一个字,爽!我们俩都出了一身汗。玩了很大会儿了,我还很纳闷咋还不响铃不会静音了吧?结果一看还有一分钟。浩浩也觉得玩的时间很久,结束后他说感觉就像玩了二十多分钟。从这种时间里得到的快乐,获得感非常强烈。
所以,我觉得完全可以先约定好玩的事儿,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痛痛快快地玩,尽情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玩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孩子精神振奋,也很乐于合作,再推进学业就很容易配合了,我相信,劳逸结合效果更好。
今晚通过几分钟的痛快玩耍,我们母子俩都很开心,也赢得了孩子的合作,只是,挑战在于,如何让孩子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任务?今晚做得不好,睡得还是比较晚。后续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