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眸弋
看完《十二怒汉》,其中让我最深刻的是片尾的那一句话:“法律是永恒的、至高无上的,但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对这句话映像深刻不是因为影片内容和这句话的联系和思考,而是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子里冒出另一句话:“仁慈高于法律,但如果仁慈是用金钱买来的呢?”脑海中蹦出这句话之后,又蹦出来接下去的话:“仁慈是用金钱买来的,但如果正义的那一方没有金钱呢?”
这样的想法越来越不好,方向越来越黑暗,又猛然想起片头的那句“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
生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生活的真谛又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吧。影片中的十二个审判者,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做着不同的工作,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不相同,对生活的真谛的感受更是大不相同。可是,人性,是不分国度,不分阶级,不分人种的,趋利避害的个人主义,在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会为了某种事情放弃自己的利益,可是当一群人的趋利避害连在一起,那大概就真正是人性最恶之点了吧。
法律是人类创造出来用来约束人类自己的规矩,它是道德的底线。可法律的存在真的只是用来约束我们的吗?它更应该发挥道德底线的作用,而不是为了实际发生的情况,一次次修改拉低甚至违背我们道德的底线,底线高一点,那整体的道德就会更高一些吧。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年代,我始终相信法家的人性本恶说。
我们人类存在于自然界,是食物链的一环,天生有趋利避害,或者说不被吃掉的想法,我认为法律的存在就是来约束很多人这种想法膨胀的手段。
可影片中的十二位审判者,在纠结了一会儿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那个孩子的生命。有罪与无罪只是一个虚名,而活着与死去才是最值得考虑的事情,但对于这一点,十二位审判者并没有做出让少年活着的选择、也许人性之恶,让他们选择了不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而去感受他们自己生活的真谛吧。看起来,他们是在共同寻找真相,实际呢?找到真相之后,还是选择了他们自认为的“真谛”,简单、便捷、对自己有利。
人性之恶也许泯灭不掉,但是法律的存在,至少可以约束,希望法律不再只是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