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简书一年陪伴营的历史学习,进入第三个月了。按照陪伴营学习计划,继续以《中国通史故事》为主要学习资料,学习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阅读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
坚持每天做读书学习笔记,完成日更30篇,其中,学习笔记不少于20篇,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着结合历史人事或历史事件编写故事10篇,月末对本月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地方军阀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各据一方,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后世称曹魏、蜀汉、东吴。
魏国由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亡于西晋。蜀汉由刘备建立(公元221年至263年),被曹魏灭亡。吴国由孙权建立(公元222年至280年),孙权称帝是公元229年,被西晋灭亡。
国家分裂,三国混战,总的来说对国家和人民都没有好处,但是三国各自都想独霸天下,因而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加紧开发建设,推行屯田、兴修水利、招徕流民等措施以此恢复社会经济,人口逐渐开恢复。
曹魏的经济文化建设成绩比较显著,在中原地区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使得北方受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冶铁和纺织为主的手工业也有了发展。以曹操父子为首的建安文学继续发展,在诗歌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曹丕著有文学理论著作《典论》,曹植著有《洛神赋》等。哲学上开创了清谈玄学的风气。玄学其基本教义为《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三玄。科学技术方面有巧匠马钧,他擅长机械应用,制作出水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
蜀汉在诸葛亮主持下注意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努力开发西南边远地区。维修了都江堰,保证农田灌溉。熬制井盐和织蜀锦的手工业也有了发展。
吴国迫使山越人开垦荒地,加速对长江下游的开发,使稻米和蚕丝的产量有了提高,手工业以造船业最发达,冶铁业、制瓷业和制盐业也有发展。孙权还派人渡海到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联系。
以上是对三国时期的一个简单概述,作一个初步了解,在接下来的历史学习中,将作一个深入学习。
(陪伴营202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