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松巴

          松巴为吐蕃早期东北部一个小邦。还有“苏毗”或“孙波”之称。“松巴”为何意?它是蕃语(སིམ་པ།)的音译,应为强健、爽快之意。松巴属民其实是操同一种语言的吐蕃种族,但此时他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巴桑旺堆《关于吐蕃历史研究中几个定论的质疑》一文中说:“《贤者喜宴》对松巴(苏毗)四界有明确记载:冬至聂域朋纳,南至麦地曲纳,西至叶下丁波钦,北至纳雪斯昌,中心为嘉雪达巴蔡。”据藏文史书《贤者喜宴》和日本人佐藤长研究明确:

        松巴王国东界在今藏东部昂伽曲中下游地带,西界在今藏北班戈县境内扎加藏部北侧其香湖一带,南界麦地曲纳中下游地区,今黑河专区嘉黎县麦地藏布,北界纳雪斯昌,在今唐古拉山以北沿青藏公路噶曲河畔雁石坪一带。

        按照藏文史籍《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贤者喜宴》、《五部遗教》等关于苏毗的记载,可以说,苏毗辖境从不包括拉萨、日喀则等西藏中部地区……

        敦煌吐蕃文书载,松巴似乎有两个王,一个国王叫达甲吾,另一名叫赤邦松。此时松巴已是户逾万占地广阔的强国,其实力超过了雅隆部落。但国王达甲吾横行无忌,拒纳善言,远离忠诚之士,亲近奸诈之辈,国王与部族首领间矛盾加剧,逐渐出现了裂痕,终究酿成内乱。松巴国大臣娘吉松郎布投奔赤邦松,赤邦松利用娘吉松推翻达甲吾,达甲吾统治的地域和属民归赤邦松所有,赤邦松势力大增。但赤邦松得益于眼前的胜利,居功自傲,不公正的处理内部纠纷,引起娘吉松等大臣的强烈不满,遂于吐蕃雅隆政权暗中来往,与达日年斯结成同盟,请兵破松巴,不久达日年斯去世,这一重要使命落到了南日松赞肩上。

        吐蕃三十二世赞布南日松赞在位期间,公元601年,策划讨伐松巴,他派人刺探消息,传递松巴军情,做出周密计划,并亲自带领精兵万人,向导引路,里应外合,进行了有力的攻击,松巴王赤邦松张皇失措,加上内讧,抵抗失败,只好带着一帮人马投靠北方突厥(吐谷浑)。吐蕃军队占领宇那城堡,南日颂赞将该地命名为彭域。这时吐蕃跃居拉萨河流域,这个富饶的藏南谷底,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农牧兼具,经济上可以自给自足,其他周边邦国很难与之相抗衡。南日松赞战胜松巴的同时,还征服了周边一些邦国,在位六十年,从汉地取得历算,在北方狩猎时发现盐湖是事实,说明此王时期开始扩展领地,开始与别国往来。他还建都城赤兹邦杜,该宫堡以黄母牛乳汁拌泥抹墙而成,表明吐蕃经济实力已经初具规模,这样青藏高原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此时南日松赞得到赞颂:“政比天高,盔比山坚”,青藏高原的大部领土已纳入雅隆王朝的控制之下,吐蕃向着强盛迈进。

        南日松赞雄心勃勃,征服松巴后,举行庆宴,论功行赏,大力奖赏有功之臣,气度不凡,名噪一时。这时突厥、吐谷浑、象雄等邦国也送礼庆贺,在政治和经济势力上都超过了前辈。对一部分人的得宠,意味着对另一部分人的失宠,这时引起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的极大不满,最终南日松赞被他们进毒致死。南日松赞死后,原先被征服的那些邦国蠢蠢欲动,企图起兵灭亡雅隆悉勃野王朝,企图回复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时代。

        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危难情势下,有一位王子幼年继位,史料上说他只有十三岁,看来他还是个未成年人,可能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王,他就是南日松赞与妃子卓萨托格尔之子,藏族人民时代敬仰的伟大君主松赞干布。他面对象雄、苏毗、工布等邦国公开反叛的严峻形势,依靠效忠父王和一心为国的忠贤良臣,无情惩罚犯上有罪之人,铲除了内患,同时封赏奖励有功之臣,君臣之间按照吐蕃古老习俗举行会盟仪式,进一步巩固了王权的统治地位。器用娘·芒布杰尚囊等大臣,以吐蕃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尚囊发挥他那令人叹服的辩才和机智勇敢,不费兵马之劳,再次平息了苏毗的反叛,使其纳贡臣服。此时,唐古拉山脉以南地区广阔区域,尽为吐蕃所有。征服青藏高原邦国部落后,吐蕃疆土扩展,人口增加,王朝将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为五个茹(军政大区),下辖六十一个东岱(千户),由朝廷统一掌握和指挥。吐蕃原有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加强,松赞干布把统一青藏高原的兼并战争推向了高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