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5:49-16:29,历时40分钟。
放假回到家已经20多天了,在这20多天中,除了只看6本书、看了5部电影、看了一部电视剧外,没有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早上调了8点的闹钟,挣扎着关掉闹钟想着再咪一会儿就起床,睁眼的时候已是10点。晚上打算12点前入睡,按时11点半躺在床上准备入睡,并没有玩手机,也是越睡越清醒,看下手机1点,下次再看已是将近3点。在这睡不着的过程中,我的思维十分活跃:做着明天的打算热血沸腾→想着明天时间要如何安排→下定决心明天要早起。不知道有缘看到找篇文章的你是否也这样?如果是可以在评论区扣个1不?若不是可以麻烦扣下2不?经常有一种我是世上奇怪的人,有奇奇怪怪的想法、有奇奇怪怪的行为。
今天之前,有个疑问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在学校我是一个碰到床倒头就睡的人;去别人家也不认床依旧倒头就睡;为什么在自己家就会有越睡越清醒的现象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希望找出答案:
一、是因为白天的睡眠时间太长吗?
查看了一下昨晚的睡眠时间,7小时56分钟,跟我在学校的睡眠时间差不多,都是7、8个小时。那么睡眠时间太长而影响我难以入睡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卧室的布局不好影响我的睡眠吗?
这是迷信的说法,科学社会主义的持保留态度。但是,卧室的布局从我高中就一直保留原样,那时自己不也睡的跟猪一样。这个因素的可能性也不大。
三、在家只输入无输出,头脑缺乏锻炼身体缺少运动。
今年我给自己设置的年目标之一是阅读,回家的这20多天一直有履行着这个目标。然而,这成了我拒绝做其他事情的光明正大的借口。打着先多看点书的幌子,有写文章的念头时就暗示自己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多看几个字;准备写影评就按时自己还是多去看点书积累语言再来写更有内涵;妈妈叫帮忙做事就嚷着我要看书我也看书……
然而,因为没有输出,输入的速度会减慢。就像一根水管,只有一端有水流出去,另一端才能源源不断地流进新的水。因为我没有将阅读的笔记进行整理转换成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语言,变成一篇读书笔记;没有将看过的电影而产生的感受以影评的方式分享出去;我渐渐失去阅读的动力、失去赶紧看下一部电影的兴趣(因为我感觉我有储量就好像充盈的水管总觉得自己有料)。
在学校时,除了日常上课、兼职,我每天也依旧可以挤出时间看书、听书,甚至在期末考前我还坚持日更。那时的自己,从离开床到晚上在床上躺下,可以说没有一秒是浪费的,也很自然地一躺下就睡着了。虽然有时会觉得累,但是内心是充实的,我喜欢这个感觉。
而在家的这20多天,感觉一天同样也过的很快,但是却毫无输出。也许,这就是我睡不着的原因。
接下来我会反思:为什么我总是日更失败?
时间定在今晚,最晚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