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一个人,你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才能成功。
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委托兴办“团练”,以保卫乡里.同时防止太平军南下湖南。
一到长沙,曾国藩就展现出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他把全省各地民间团练武装召集到一起,加以训练,然后四出搜“剿”土匪。社会秩序迅速安定下来。
对于抓到的土匪,他规定跟他直接报告就可以就地处罚,以避免因为庞大的人情关系,而滋生的腐败,让土匪有逃脱的机会。这样触及了长沙当地官员的利益。
一是,你曾国藩半年就把我十多年没有处理好的事情漂亮解决完,这样不是皇帝觉得我很无能吗?
二是,简化了处罚罪犯程序,就让各种腐败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曾国藩于是长沙所有大小官员孤立。而倔强的曾国藩也下定决心整治官场腐败,决不向黑恶势力低头。
曾国藩的态度,惹恼了当时驻守长沙的军队绿营。绿营军看着曾国藩招来的这些湘勇土包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经常借故与湘勇发生械斗。
曾国藩让湖南提督,也就是驻湖南最高军事长官鲍起豹逮捕带头闹事的绿营兵,以杜私斗之风。鲍起豹决意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教训教训曾国藩。
他故意将几名肇事士兵五花大绑捆起来,大张旗鼓地押送到曾国藩的公馆,同时派人散布曾国藩要严惩这几个绿营兵的消息,鼓动军人闹事。
绿营军人被煽动,群情激愤,游行示威,要求曾国藩释放绿营兵。长沙城中一时大乱,曾国藩甚至被士兵追杀。
这是曾国藩出生以来,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挫折。堂堂“副部级”官员,差点让闹事的兵痞杀了,还没处讲理。
这种难堪在整个大清朝的历史上也不多见。我们可以想象曾国藩是如何心血上冲,夜不能寐。
曾国藩当时第一反应当然是把所受的委屈向皇上控告。可冷静一想,这一道奏折上去,顶多打倒一个鲍起豹,能把湖南全省官员都扳倒吗?
如果扳不倒全省官员,那么以后他在湖南的处境仍无法改变。经过几夜不眠的反思,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这是一句湖南土话,好汉被人家打掉了牙,不要吐出来让别人看到,要咽到肚子里,继续战斗。
他不再和长沙官场纠缠争辩,而是卷起铺盖,带着自己募来的湘军,前往僻静的衡阳。全省官员瞧不起我,我忍耐。等到我在衡阳练成一支劲旅,打几个胜仗给你们看看,那时自会分出高下。这才是挽回面子的最好办法!
当时他对清朝军队的战斗力己失去信心,借着团练的机会重新招募新军,重组军队。这对与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文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且,在当时,一个汉人组织军队在清朝是开天辟地的,随时有灭族的风险。
可又有什么办法吧,人不逼到绝路,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大潜能。他日以继夜的训练这支湘军,最后,也是他的这支湘军,在与太平天国军队的战争中逆转了清朝军队屡屡溃败的战局。最后成功的把洪秀全的天命之师全部打败。
从这次经验中,曾国藩更是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折与屈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折与屈辱活生生吞下,就能把自身最大潜能激发出来。
曾国藩说过“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多”。
这也可以理解成“置之死地而后生”。
就是当一个人觉查到自己正处在四周潜伏着重重危险时。在危险之境中,人才会动用他所有的机智与勇气,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挣脱险境,爬到安全之岛。
也只有脱离险境之后,人的生命便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才会对自己有新的认知和体悟。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厉害。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真正做到过呢?
不逼自己一次,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成功决不是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