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孟子,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在三字经里的那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孟子成长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孔子一样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正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孟子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孙子,因此孟子传承和发展儒家的学说,孟子生活的时期非常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更加活跃,出现了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孟子在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后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是记录体散文,用很多的长篇大论和机智的辩论来解答世人对儒家学说的疑问,《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孔孟”,有“亚圣”之称。在《孟子》一书中我最喜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是在田地间兴起的,傅说是在筑墙的时候被提拔的,管仲是从狱吏中被提拔的,孙叔敖是在海边被发现的,百里奚是在闹市中被举荐的,由此可见,上天要将大任交给这个人,一定会先折磨这个人的心志,疲乏这个人的筋骨,饥饿这个人的体肤,穷尽这个人的体力,让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无法如意,这样才能够撼动他的心思,才能够让他的性格坚韧,才能够增加他没有的才能,忧患让人生存,安乐让人死亡。这是孟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鼓励人们从患难中奋起,在艰苦的环境中苦练自己的心志,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贪图一时享乐,本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更是成了人人传诵的千古名言。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磨难,要想鹤立鸡群,变成天才,就要从多方面去锻炼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此时我想到了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也一直鞭策着我整个学生生涯,其实对于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来说,生活已经比之前幸福很多,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此基础上要发愤图强。现在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老师,我也常常教导我的学生们要先苦后乐,虽然现在的学生们很多都不理解吃苦的意义,但是当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学生们学习时候有疑惑的时候,我也常常以这句话来激励他们,鼓励他们,而我一直坚信,学生们虽然在幼时不懂的道理,但是有我们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刻,就会懂得,并且受益终身。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的意思是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不屑于教他,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方法。是啊,教育的途径千万条,不教于人也是教诲人的一种方法,如果人在不受人教育的情况下,这个人还能够奋发图强,这也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如果这个人无法感悟,那么再多的教育也没有任何作用,和没有教育一样。所以,教育的方式再多,也不如自己的领会和坚持。就像我们现在的学生,有些孩子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素养,我让他在一个人的环境下看书学习,老师去忙别的事情,等会儿过来,就发现这个学生把该完成的完成后,还又自主增加了阅读的内容,这样的学生不教也学,才是真正的学习境界。反观我们现在的有些学生,在老师的盯着和注视下还抽空开小差,老师的视线必须枷锁一样在他的身上,这样也未必能够全神贯注的学习,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自觉主动的学习其实真的影响深远,结合现在的教育方法,我们会发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距,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因此早期教育需要在我们的身边慢慢重视起来。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当今的中国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