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坐在面试候场区等待HR报号,和周围(往往是面同样岗位)的陌生人聊天,前三句话一定有:
“你也是来面数据分析的嘛?”
“你是什么学校的呀?”
“你学什么专业呀?”
得益于AI、算法的潮流,也受影响于培训班老师孜孜不倦的鼓吹,这两年间数据分析相关岗位爆火。你会遇到环境、能源院的男同学,会遇到经济、管理院的女孩子,偶尔也能碰到一两个计算机大佬,碰面最多的仍然是数学统计相关的竞争对手。一路面试加工作下来,让我愈加坚定的相信专业不是限制一个人发展的门槛,能力才是。
可能从牛客来的人都知道,我的本科是化学专业,研究生是管理科学(物流方向),它们都是和数据分析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很多人在后台问过我:
“学姐,你为什么会想转数据分析呢?”
“学姐,转方向找工作真的好难啊,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emmm……可能是……因为爱情?”(虐狗模式开启)
——“emmm……可能是……因为工资?”(真诚中透露着严肃)
——“emmm……可能是……不想和别人一样吧?”(自恋中透露着认真)
——“好了,其实不仅有以上三个原因,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
本科:
我本科专业是化学,再细分一点叫做分析化学,怀着去欧莱雅、宝洁从事化妆品分析的梦想被“骗”进了这个专业里,随后开启了无穷无尽的有机实验+无机实验模式。在第N次被烫伤、被浓硫酸溅到手上以及了解到毕业从事本专业的学姐学长工资普遍在3000-5000后……我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那是2014年,经管专业热度居高不下,加上我本身就对经济学、心理学感兴趣,选择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考研的目标。
跨专业考研的过程省略万字,含着一把辛酸泪,最后以笔试第三的成绩上岸,完成了第一次转型。
考研上岸后的生活很是滋润,萌生了实习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该投什么岗位,打开当时最火最热门的实习僧,看见招人的公司就投递一张“白纸”一样的简历,自然没有公司递出橄榄枝。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在某天放弃自我,常规刷新网页的时候,看见一个博士大牛创建的基金会公益机构在招聘“免费劳动力”做数据整理工作,于是报了名。
这样一份公益性的小项目,冥冥中暗示了未来我即将踏上和数据相爱相杀的旅途。
硕士:
我读研的目标很明确,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进入研一后,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满意”的工作?
那是2016年,谷歌的人工智能打败围棋冠军;头条给应届生开出了30W的总包;大数据课程培训广告满天飞……或者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将满意的工作定义为“互联网的高薪工作”。
可是去互联网做什么呢?
我不知道。
不过没关系,才研一开学,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摸索学习。虽然不知道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但我仍然可以给自己定下的初步的计划:
研一完成一篇论文+一次实习
研二完成两篇论文+一次实习
研三上搞定工作,进入狂欢模式。
(别问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论文……问就是老师BT,论文是我谈判实习的砝码……)
捡起python,做过爬虫数据分析;试试运营,做过公益公众号;学下产品,参加过腾讯课堂产品学院的小创业项目……一路看下来,我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似乎还是python和数据分析更吸引理工女。
研一下学期,我心中满意的工作露出雏形:互联网+数据分析+加班少+工资高(年少的时候总喜欢做梦,可谁知道未来有一天这个梦会成真呢?)
此时我并没有一份像样的实习作为简历亮点,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坚持不懈卖萌打滚的精神,在一家博士师兄(又是博士……)创业的P2P公司拿到了数据分析实习的岗位。
这是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公司,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投资数据分析以及风控模型建设。在这里实习感受到了来自同事们的热烈欢迎以及无私帮助。仍然记得在连续加班、满怀忐忑的上交了第一份分析报告后,leader小哥哥给我做了通篇的标注和修改建议。惊叹之余不由感慨——永远不要害怕实习的公司太小,作为一只萌新,同事们都可以当你的老师。
四个月的实习快乐而短暂,却也坚定了我持续走数据的方向。
研二的生活更是枯燥,在导师每天12小时的监控下,偷偷学习了算法,捡起了多年前换给老师的统计学,打了天池比赛。总是会记得,做完比赛的那一天,我长舒一口气,提交了阿里菜鸟的内推简历。
对啊,时间真的很快,已经是实习的春招了,似乎透过JD和牛客讨论帖看见了乌泱泱的竞争对手……
在第一份简历投给了阿里后,我怀着反正面不上的心理开始整理实习项目和比赛经历,做成了详细的文档,也正是我面试文档资料的雏形。
在这场春招里,收到了四份面试,分别是阿里菜鸟,腾讯云,招行卡中心,蘑菇街。大大出乎意料的,菜鸟我走到了hr终面,腾讯我拿到了实习offer,蘑菇街遇到了相谈甚欢的面试官(和offer),只剩下卡中心淘汰出局。
为了……爱情?考虑到男朋友去阿里,我选择了蘑菇街。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和角度,我很难说当时选择了蘑菇街而不是腾讯有没有后悔过,毕竟两家公司的体量相差太多,而且最后蘑菇街也没有给我发转正offer。在蘑菇街的实习里,我遇到了很好的两个leader,一个在我来实习之前就准备好了小项目(也是后期我在秋招面试中最拿手的项目);另一个在我离职后仍然热心的替我解答秋招遇到的问题。我记得总监在晚饭后找我散步聊天,告诉我转正成功的消息,才知道原来总监就是当初和我相谈甚欢的面试官。我也记得不到两天后,坐在明亮的会议室里,总监一脸歉意告诉我今年公司上市,财务预算缩减,不得不砍掉校招名额。
其实在得知转正失败的时候并没有多么的落寞,因为我从来不是押宝的人,在实习的过程中全面参与了各司提前批的面试,那时候已经拿到了顺丰科技的offer,还开出了大礼包价格,可能心里更难过的是又要继续开启异地模式了。
容不得多想,继续投入到秋招正式批的大军里。得益于两次实习和一次比赛,秋招里也斩获了很多的offer,最后……仍然是为了爱情……来了携程。记得叶神在我牛客的帖子中评论过:“上海杭州很近,比从北京百度到北京京东还快”,尽管最终还是异地,不过我结束了秋招。
工作
还记得我说过我对满意工作的定义吗?
互联网+数据分析+加班少+工资高
携程算是半个互联网吧(我们经常调侃它是旅行社);
我的title是数据分析师,是我喜欢的岗位,入职前害怕沦为取数机,但工作后发现多虑了,现在日常工作主要以专题分析为主;
我的leader人很好,他提倡白天高效率的工作,工作9个月以来,我加过的班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携程给了SP,工资待遇也还不错。
何其幸运。
我的经历是50%的努力+50%的运气。时至今日,我仍然会感谢这几年拼命学习、拼命尝试、拼命实习的自己;也会感谢这几年遇到的每一个leader,做过的每一份工作和作出的每一次抉择。
“专业”真的不是限制你从事数据分析的门槛,这个门槛从来都是你自己。
近一年的工作中也攒下了不少的经验,准备在公众号慢慢整理数据分析方向校招的知识点和准备方式,目前想好的内容主要是:
【1】费米估算问题(已完成)
【2】业务场景题(已完成)
【3】AB实验和假设检验(已完成)
【4】应届生-数据分析方向自我介绍怎么准备(已完成)
【5】面试常见的SQL语法(已完成)
【6】不懂算法但害怕面试中问到怎么办(已完成)
【7】如何在面试中展示数据分析报告或者项目(已完成)
【8】我的自我剖析文档有什么内容(已完成)
………………
关注公众号回复“数据”即可收到一波我整理的pdf电子书,包括
1.精益数据分析
2.增长黑客
3.数据化管理
4.统计数字会撒谎
5.growing io出品的互联网第一本数据分析手册
等等
想要书或者想跟进的可以关注我~平时也会更新一些工作中对数据分析、数据产品、数据可视化的思考,一起交流啦~~~
微信公众号:阿狸和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