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免疫评分这个热点被用来做生信之后,开启了利用热点发生信SCI的疯狂模式,各种各样的生信热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俗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早期,有不少人利用生信热点这波红利发了无数篇纯生信SCI,各种奖励、课题基金拿到手软,根本不用愁没有SCI论文来毕业、评职称,科研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生信热点这波红利基本都被早期的人享受完了,后面大家都知道了生信需要结合热点才好发,于是各种热点都被挖掘出来了,开始了生信的内卷模式,不断比拼谁的热点最新、谁的热点最少人知道、谁的热点最少人做、谁的热点补的实验多。
早期的生信热点:m6A、铁死亡、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m7G、铜死亡等等,不知道你们利用这些生信热点发了几篇SCI?有的人发了5篇,有的人发了3篇,有的人发了1篇...
现在也有不少人在抱怨:利用生信热点也不好发表了,老是被秒拒。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抱怨之前是否该考虑一下这些问题:第一,自己做的热点是少人知道的还是已经烂大街的?第二,自己做的热点是不是太晚了?好比如铜死亡是3月份发现的,你现在才做觉得还有机会吗?第三,你补实验了吗?现在生信补实验已经成为了发SCI的标配,跟几年前的行情不一样,还有就是你不补实验,别人也会补呀,然后就比你有优势了。第四,你选对了期刊吗?你对期刊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