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一个堂妹读初中的时候,我们经常在校园见面,但她很少和我打招呼。有一次回老家,她的爸爸跟我说起一件事儿。她的爸爸曾经问起她在学校里和我碰面的时候有没有问好,她愤恨地说:我再也不会理她。因为有一次她和一群同学和我迎面相遇的时候,她叫了我,但是我没有回应她。她非常尴尬,也非常羞愤,从那以后就决定再也不理我了。
我并不记得那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自己就这样伤害了小姑子,也让自己成了一个可恨的人。但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我这个小姑子一样的孩子,本来就正处于学习构建人际关系的阶段,好不容易克服了羞涩和胆怯,张开嘴向人问声好却又被忽视了,挫败感瞬间就打败了她,继而就是愤恨: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凭什么要问候你?我以后再也不会理你。为了避免再次陷入这样的窘境,她会对任何人都选择视而不见,不主动和任何人说话。
儿子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目睹他向一个叔叔问好,但是那个叔叔却在忙着和一群大人寒暄、握手。叔叔没有看到人群后面的他,也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他红着脸退到了一边。那位叔叔和大家都见过面之后看到了他,过来招呼他:大侄子,你怎么没叫我啊?原本还有些委屈的儿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微笑着帮他解围:“人家向叔叔问过好了,是叔叔没有听到。”
是什么让儿子没有被听到呢?
一是可能他的声音太小;二是可能时机不对。你的声音太小了,别人听不到,自然没法回应你。当一个人要和一群人打招呼的时候,你如果急着要让他听到你,那就会比较难。你可以先等待,等到他的眼睛看到你的时候,你再向他发出问候。这就是时机。
别人听不到你的时候该怎么办?
他可能是没听到,也可能是故意不理你。没有关系。你的问候表达了你对别人的尊重,传递了你的善意与礼貌就足够了。能不能大大方方地问声好是你的事,愿不愿意回应是他的事。问候完了,咱该干嘛干嘛去。
儿子现在已经十四岁,和周围的孩子比起来,他要自然大方许多。家里来了客人,他能不慌不忙地和大家逐一打招呼;大人们忙着握手寒暄的时候,他会从容地在一边等候;去同学家里玩,他会首先向同学的爸爸妈妈问好,走的时候会礼貌地道别。
“什么是爱呢?看见就是爱!”因为爱,我看见了儿子的情绪;因为爱,我引导儿子如何让自己被看见或者被听见;因为爱,我让儿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不被看到或者不被听到的时候,而这是正常的。
英国的心理学家威尼科特说:“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 许多人的自我封闭就是由童年时期得不到适时的回应开始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被看到,能被看到的孩子才能够从容,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