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都属马,不过他比我小了十二岁,去民政局领结婚证,办事员狐疑的眼光仔细看我们的身份证,瞪大了眼睛,又上下打量着我们。我心中好笑,在这偏僻的小县城,男大女十二岁都少见,何况是女大男整整一轮呢。可是我们并不违反婚姻法,最终结婚证上盖上了章,结婚证里的照片我还是挺美的,反而我的小老公比较成熟,完全看不出我比他大了十二岁,最多相差两三岁的样子。
老公是二婚,与前妻有一个儿子,现在管我叫妈。我三婚,没有孩子,我有房有车有铺面,不结婚也能过得很好,要结婚也肯定不会委屈自己,四十岁的我嫁给二十八岁的他。
我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在我之前已经有了三个姐姐,生下我没送给别人都是奇迹,后来妈妈终于生下了两个弟弟,这在重男轻女的乡下是最正常的事,从小到大,种地割草担水做饭,我什么都做,可还是换不来爸爸高看一眼。我学习好,可家里孩子多,供不起那么多孩子上学,当时的深圳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线,于是十几岁的我初中没读完就辍学来了这里,泥脚子上田成了生产线的女工,我漂亮、上进、勤快又要强,自学英语、电脑,很快就做了管理员,大我十几岁的香港主管常常约我出去玩,结婚的时候也曾以为自己会与他幸福相守一辈子,可婚后才几年老公就出轨了,香港人当时在深圳是很有优越感,总会有比我更年轻漂亮的姑娘想飞上枝头。离婚后我得了套房子,又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虽然当时不算值钱,但这些年房价一直在涨,寸土寸金的深圳有两套房子出租,足以保障我的生活。
离婚八年后我遇上了第二段姻缘,一个在中国做生意的中年韩国人,喜欢我的直率开朗,而且我们又年纪相当,也曾有过几年幸福快乐的时光。翻看那时的结婚照片,穿着淡青朝鲜民族服装的我,盘起光溜溜的头发,美丽文雅,进行一场传统韩国婚礼,对韩国人的礼仪真佩服得五体投地,和电视剧中演的一模一样,总是恭敬有礼,特别对待长辈要顺从。很难想像七十岁婆婆保养的光鲜亮丽,还有家里总是一尘不染,每年必须陪老公去韩国小住三五个月,这让我很快学会了韩文,不过那几个月也是最痛苦的时光,我永远做不到让家里一尘不染,也不爱吃他们做的辣泡菜,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公公婆婆对我的百般挑剔,洗碗池里的几个水珠都得到婆婆训斥。老公也开始对我提出各种要求,真令人无法忍受,这段婚姻只有四年。
结束了第二段婚姻,我失去了老公,得到的依然是房子和钱,多年在外漂泊的我,回到家乡,在县城买了房子、买了两个店铺开起了小商店,闲着没事打打麻将种种花草,亲戚朋友也常常给我介绍男朋友,可多数都是从未离开过县城的的老头子,五六十岁还对我百般挑剔,仿佛我这种人不嫁人就会孤独终老,他们愿意娶我就是救世主,我要感恩戴德。
我一个人过其实也挺幸福,每天种花种草开店,不必委屈自己。有个二十多岁年轻爸爸刚刚离婚,常常来我店里坐坐,和我聊天也免费帮我送货搬货,我当他是朋友,开着玩笑让他叫我姐姐或阿姨,他总会生气,我觉得有趣又常常气他,也常常哄他几句让他高兴。当他提出要和我结婚的时候,我也吓了一大跳,也许因为没想过,也许怕人言可畏。这段时光里避开他不见,可他的执着也感动着我,为什么不结婚呢,结婚好像我也并不吃亏,不管以后如何,我总要现在过得快乐,特立独行的我哪里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在别人的议论纷纷中,所有人的反对中,我们结婚了,他的孩子三岁,叫我妈妈,他的妈妈要死要活的把他赶出家门。还好我有房子,我们成了一家三口。
多年过去,大家都习以为常,婆婆也不再反对,可我也实在不好意思管只比我大十岁的婆婆叫妈,只是经常买些礼物送给他们,最后由我出资在乡下盖了一幢两层小楼,以后给他们养老用。
一晃十二年,现在的我五十多了,老公的儿子也长大了,整天惦记着他亲妈,完全不想想这十几年是我养大了他,对他,我的心已经凉了。我也有一个儿子,是前几年花了十万块钱让老公和一个乡下女人生的,男女这样事见得多了自然淡了,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孩子,为了孩子能继承我的财产,我怎么会介意。
孩子一出娘胎就抱来给我,十万块钱买断了与她亲妈的联系,这个乡下女人为了赚钱,愿意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生孩子,怀胎十月虽然辛苦,她却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亲生孩子,我对这个孩子视为己出,你说我们两个,谁比谁更高尚,除了结了三次婚之外,我并没有伤害过别人,也没有破坏别人的家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常常在身后说我是坏女人,议论就议论吧,一生很漫长,可也很短暂,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