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三·五】
高文照字东井,少年韶秀,嶷嶷自立。父植,宰德化,有贤声。所得俸,尽为东井买书。年未二十,诗已千首。目空一世,于前辈中所心折者,随园与心馀而已。举甲午乡试,后卒于京师。诗稿不知流落何处。见赠云:“万壑千峰裹一门,仙家住老百花村。重开朱户楼台出,未改青山面目存。执手各探新得句,惊心难定旧离魂。怜才谁似先生切,替拭襟前积泪痕。”“宏奖何人得到斯,文章风义一身持。眼无后起偏怜我,座有先生敢论诗?转柁风看收柁候,在山泉话出山时。才名官职谁多少?未要区区世上知。”“此身几肯受人怜?低首为公拜榻前。不朽文章传郭泰,得闻丝竹许彭宣。女媭詈予申申日,邓禹嗤人寂寂年。想到平生知己报,商量只有祖生鞭。”其他佳句如:《过衢州》云:“水回双碓落,滩急一篙争。”《寿山庵》云:“一磬隔花出,片幡当殿阴。”《送人》云:“且将一点思乡泪,洒向君衣好寄归。”《赠方子云》云:“门外市声三日雨,帘前风色一床书。”《过阮怀宁故宅》云:“鸟语尚疑偷法曲,池波无复照明妆。”
高文照(生卒年不详),字润中,号东井(一说字东井),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有《东井山人遗诗》。
嶷嶷,音yí yí,释义:1、幼小聪慧貌。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乳下秀嶷嶷,椒蕃泣喤喤。”2、高耸貌。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3、形容道德高尚。宋·王安石 《主客郎中叔祖墓志铭》:“嶷嶷之节,因时乃发,曰黜予咎,匪仇予遏。”4、形容壮盛、威武。清·姚鼐《四川北道按察使鹿公墓志铭》:“公之在官,嶷嶷刚毅;公之在家,愉愉孝弟。”
高植(1699—1765),字梯云(一作梯月),号槐堂。湖州武康(今属德清)人。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同年浙江乡试中举。乾隆二年(1737)三甲第十五名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掣得江西饶州府德兴县知县缺,任德兴县知县。十六年(1751),调九江府德化县知县。十九年(1754)夏,高植以“卓异”擢升松江同知。二十一年(1756),调任扬州清军同知。后因“失察漕事”,降为通判职衔。二十七年(1762),高植曾“权知奉贤县”。二十九年(1764),任江宁府南捕通判。袁枚《江宁南捕通判高公墓志铭》开篇即言“高槐堂先生任江宁南捕通判二年,病卒。”为官廉正无私,人称“槐堂司马”。死后家无余财,堪称廉吏,备受世人赞誉。著《来复集》二卷,已亡佚。纂修过两部方志,分别是《(乾隆)武康县志》、《(乾隆)德化县志》。
随园,指袁枚。
心馀,即蒋士铨,字心馀。
甲午,指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柁,多音字。读tuó,指房架前后两个柱之间的大横梁。浩然《艳阳天》:“柁檩椽架全被烟火蒸气熏得油黑油黑的。”读duò,同“舵”,置于船后,控制行进方向的设备。《红楼梦·第五回》:“只有一个机,乃木居士掌柁。”
转柁风看收柁候,在山泉话出山时。意思是,行船时要根据风向转舵,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停船时的气候。在山里的泉水奔涌不息,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出山时的情形。这两句诗都是赞颂袁枚赋闲归隐,但都是暂时的,将来一定能有大作为的。
郭泰(128—169),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山西省介休市)人。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出身寒微,年轻时师从屈伯彦,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他身长八尺,相貌魁伟。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士人誉为党人“八顾”之一。最初被太常赵典举为有道,故后世称“郭有道”。官府辟召,都不应命。他虽褒贬人物,却不危言骇论,所以不在禁锢之列。后为避祸而闭门教授,弟子达千人,提拔“英彦”六十多人。建宁元年(168),郭泰闻知陈蕃谋诛宦官事败而遇害,哀恸不止,于次年正月逝世,终年四十二岁。史称当时“自弘农函谷关以西,河内汤阴以北,二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涂”,有近万人前来会葬。蔡邕亲为其撰碑文。据《集圣贤群辅录》记载,魏文帝曹丕还是丞相、魏王时,将郭泰等二十四人旌表为二十四贤。另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武帝时除天下碑,唯有郭泰碑被下诏特别保留。郭泰的著作没有流传。《全后汉文》收录有其文三篇:《答友勒仁进者》、《与陈留盛仲明书》、《苏不韦方伍员论》。
彭宣(生卒年不详),字子佩,淮阳阳夏人。师从张禹。深通易经,学识渊博,很有名气。几度官场沉浮,历任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又转任大司空,封爵长平侯。后王莽掌权,彭宣见险而止,告老还乡,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几年后去世,谥号顷侯。本条诗话中所引“不朽文章传郭泰,得闻丝竹许彭宣”诗句,乃是用了历史上两个名士的事迹来比喻与赞颂袁枚。
女媭,音nǚ xū,释义:女媭是先秦时楚国人物名,一般被认为是屈原之姐。《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水经注·江水》引用袁山松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王逸、袁山松、郦道元皆言女媭、屈原之姊。惟郑注周易屈原之妹名女媭。媭也是女子取名用字,有美好的意思。亦有姐姐的意思。《说文·女部》:“媭,女字也,楚辞曰:女媭之婵媛。贾侍中说,楚人谓姊为媭。”
詈予,音lì yú,詈:骂,责骂。“乃使勇士往詈齐王”。詈言。詈骂。詈辱。予:我。詈予,意思是责骂我。
申申,音shēn shēn,在此为反复的意思。《楚辞·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王逸注:“申申,重也。”清·陆奎勋《湖上念金心斋》诗:“宁料湘潭憔悴客,仍逢媭女詈申申。”
邓禹(2—58),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刘秀称帝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酂侯。后改封高密侯,进位太傅。永平元年(58年)去世,谥号元侯。
邓禹嗤人,典故“邓禹笑人”。《南史·王融传》:“融懆(音cǎo,忧愁的样子)于名利,自恃才地,三十内望为公辅(指三公和辅相)。……及为中书郎(即中书侍郎,是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的副职),尝抚案叹曰;‘为尔寂寂,邓禹笑人。’”南朝·齐·王融求作高官的欲望极盛,想在三十岁内做到三公或宰相,他在官任中书郎时,很不满足,认为这种官职寂寞无闻,直被邓禹所讥笑。邓禹,字仲华,东汉新野人。他运筹帷幄,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功居榜首,二十四岁拜大司徒,封酂侯、高密侯,名高爵显,极盛于一时。王融将自己二十多岁时任中郎官与邓禹相比较,顿生“邓禹笑人”之感。后因用为屈居下吏心有不平之典。宋·辛弃疾《满江红·送徐抚干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帅闽》词:“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恨苦遭、邓禹笑人来,长寂寂。”宋·陆游《乞祠久未报》诗:“邓禹有灵应笑拙,周公无梦固知衰。”
祖生鞭,音zǔ shēng biān,是指勉人努力进取。《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晋书》卷六十二《刘琨列传》:“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在晋阳,常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嘘唏,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子群嗣。”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宋·杨万里《寄题郭汉卿琴堂》诗:“如何划然里,犹露祖生鞭。”
衢州,今浙江省辖地级市,别称柯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唐武德四年(621),分婺州于信安置衢州,并分置须江(江山)、定阳(常山)2县,衢州州名始于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为州治。武德七年(624)废衢州。武后垂拱二年(686),复置衢州,辖信安、龙丘、常山3县,属江南道,信安为州治。天宝元年(742),改衢州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衢州。元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改衢州路为龙游府,治所西安。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又改龙游府为衢州府,隶浙江等处行中书省金衢道;永乐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清沿明制,仍为衢州府,隶浙江省金衢严道。宣统三年(1911),裁西安县并入衢州府,由府兼理县事。民国时期名称多变。1949年10月,建衢州专员公署,辖衢县、龙游、常山、江山、开化、遂昌,衢州市,专属驻衢州。1951年,撤销衢州市,专署驻衢县。1955年3月,衢州专员公署撤销,衢县属金华专区。1979年,恢复衢州市,县、市并存。1981年,撤县并入市。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衢州市升省辖市,原衢州市分设柯城区与衢县,实行市管县,市辖衢县、江山、常山、开化、龙游五县及柯城区。
碓,音duì,用于去掉稻壳的用人力、牲口、水力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在南方,建在河边以水力推动的碓较多。《康熙字典》引:《马融·长笛赋》碓投瀺穴。《注》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桓谭·新论》宓牺制杵臼之利,后世加巧,借身践碓而利十倍。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车。《注》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设水车,转轮与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遗制。又杜预作连机碓。孔融曰:水碓之巧,胜於圣人之断木掘地。本条诗话中的“水回双碓落”诗句,描绘的就是水碓运转的情形。
寿山庵,无法确定具体所在。
方子云,即方正澍(1743—1809),字子云,江宁人,歙县籍。监生。寓居金陵。学诗于何士颙,闭门索句。乾隆四十二年(1777),他35岁,与62岁的大诗人袁枚结交,激扬风雅,争长诗坛,于时词客,罕有颉颃。毕沅选《吴会英才集》,以方正澍为第一,谓其:“忘情仕进。乐志衡门,今之贾阆仙、罗昭谏也。工于体物,一联一语,唐人得之,皆可名世。”著有《伴香阁诗》、《子云诗集》、《花韵轩词集》等。
市声,音shì shēng,指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宋·苏舜元、苏舜钦 《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明·唐顺之《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四:“君往愜幽意,吾留厌市声。”巴金《灭亡》五:“这叫声和大清早的市声打成一片。在堆满着人和菜摊子、菜担子的一个广场前,他知道自己是走到菜市场了。”
阮怀宁,即阮大铖(1586—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怀宁(今属安徽)人。故亦称阮怀宁。中国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明朝末年大臣。万历四十四年(1616),阮大铖中进士。天启时官给事中,依附魏忠贤。崇祯元年(1628),起为光禄卿。魏党败,以附逆罪罢斥为民,乃匿居南京,力求起用,受阻于东林党和复社。明亡后,与马士英迎立福王,弘光时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对东林、复社诸人罗织罪名,进行报复。南京破后降清,随清军攻仙霞关时死于道途。阮大铖作传奇9种,现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世称“石巢四种”。《忠孝环》《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未见传本。阮大铖剧作的艺术风格内容空泛,思想平庸,格调不高,但曲词工丽,文采绚烂,情节热闹,善用误会法铺叙,加以作者精通舞台艺术,所以在旧时舞台上颇为流行。
法曲,音fǎ qǔ,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大罗天曲》、《紫微八卦舞曲》、《降真招仙之曲》、《紫微送仙曲》等。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清·洪昇《长生殿·闻乐》:“好凭一枕游仙梦,暗授千秋法曲音。”吴梅《读吴梅村乐府》诗:“法曲凄凉谁按拍,不堪流涕说兴衰。”
明妆,音míng zhuāng,释义为明丽的妆饰。南朝·宋·鲍照《代堂上歌行》:“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唐·韩愈《李花》诗之二:“静濯明糚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越纱裙染郁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
“鸟语尚疑偷法曲,池波无复照明妆。”本条诗话所引这两句诗,与诗题《过阮怀宁故宅》十分贴切,既点明了阮大铖戏剧大家的身份,又表达了人去屋空、繁华不再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