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曾经不逊于午夜巴黎……
从微博上看到张怡筠博士推荐电影Midnight in Paris(午夜巴黎),一看果真是部轻快、浪漫、文艺的好电影呢。一开头略带懒散气息的吉他声、偏黄的明信片色调,以及慷慨的接近五分钟的街景扫描,便轻易地捕获了我的胃口。这注定是一个好故事的开篇。
据说,导演艾伦·伍迪是一名虚无主义者和怀疑论者(好吧现在又多了性侵者的标签),因此在他眼里,时间可以折叠、可以打开。男主的奇遇告诉我们,在巴黎迷路绝对不是一件坏事,若你碰巧听见教堂零点的钟声、碰巧看见一辆路过的过气老爷车,勇敢地跳上去,没错的。或许老爷车不能把你带至奇幻无比的霍格沃茨,但把你带回海明威酝酿作品的那间灯光昏黄的咖啡馆却是绰绰有余的事。对于一位21世纪不得志的业余作家而言,能够亲耳听见科尔·波特(Cole Potter,代表作:1928年音乐剧《巴黎》)弹唱他最经典的‘Let's do it’,与菲茨杰拉德夫妇(Zelda and Scott Fitzgerald,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结为好友,并让海明威及其御用评论家葛楚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阅读、评论、指点其小说初稿,末了还获得了安卓安娜(Adriana,虚拟人物)——可可·香奈儿的学生,阿马代奥·莫迪里阿里、乔治斯·布拉克、毕加索的情人,海明威仰慕的对象——的青睐,这趟时空穿梭之旅实在超越所有可能的浪漫奢侈的想象。
但是!导演并没有放任男主流连于1920的黄金岁月,而是赋予他自如往返于现实与历史的能力,让他看清自己与现实中的未婚妻在精神层面并无共鸣、他们并非彼此适宜结合的对象,于是他有了第二次逐爱的机会。而当他的第二春——安卓安娜选择离开他时,他又得以重返现实,在雨夜里邂逅与他有着共同城市文化品位的旧唱片店女店主(蕾雅·赛杜扮演!)。如此潇洒地追随着自己的心、寻觅着真正的爱,真是令人羡慕嫉妒啊~影片在一阵不期而至的雨中唯美地结束,留给观众一连串联想与遐思。
看完这场充满情调的法国穿越剧,我不禁回想起之前被动观看的各种国产穿越剧如《步步惊心》等。将这两部戏放在一起比较并不是为了说明哪一部更有意思哪一部拍得更好,而是希望借比较从中看出中外穿越剧固有的特色。近些年,国产穿越剧异常红火,题材多集中于宫廷情感纠缠与地位权利争夺,充斥其中的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国民性格中阴暗与丑恶的一面,正义在权威面前往往噤声,个人在命运面前常常无可奈何,令观众徒生无限怅惋与叹息。若不幸碰上一出基调定为不正经的国产穿越剧,那就等着五雷轰顶、里嫩外焦吧,各种不可能、不合理、各种没常识、没头脑轮番上演,尽显三流编剧百无禁忌的想象力。然而,观众亦从中收获了追星的欢乐与吐槽的快感,大家各取所需,并没有伤天害理。我在此写下二者的对比,也仅仅是一时兴起,并没有扬弃之意。
只是,我的脑海中不停盘旋着一个念头:要是咱中国也能拍一部让主人公穿越回那个拥有弘一法师、陈寅恪、傅斯年、徐志摩、林徽因、胡适、张爱玲、傅雷、萧红的年代,并与他们共舞一曲,该是多么壮丽旖旎的画面!至今为止,大陆关于西南联大的影视作品仍屈指可数,也似乎没人想过把《未央歌》的纯真世界搬上大银幕,多么可惜……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当时的spiritual icon,这些大家、大师级人物不应该只在书籍中板着面孔出现,偶尔放松一下、浪漫一番,也未必不是一件乐事啊!那本来就是一个多情而混乱的年代,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群星闪耀的时间。
也许,是我想太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