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的一位心理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过,读三十本人物传记之后,会对心理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从此以后,在图书馆选书的时候,会对传记类的书多留一个心眼。
阅读曲家瑞的人生经历是一个意外,初次知道她是在《康熙来了》这个娱乐节目,当时觉得这位麻辣教师跟传统的教授好不一样,但又觉得她在节目里面非常有趣。后来通过她在节目中的信息,知道她毕业于Cooper Union,也看过她的一些作品,感觉上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人,也跨界做了很多事情。
看人物传记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翻开书之前对这个人物的印象来自于他/她现有的被世人承认的成就,一旦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就能看到他/她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没有什么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捷径,成就背后都是千千万万的辛苦和努力。
曲家瑞的成长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她也曾经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到了美国之后也会在得到老师夸奖的时候本能地做出“我不行”的反应。但她在美国独处的经历,令她慢慢找回了自我,自信心建立得同时也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建立自信。
说到自我其实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离开了喧嚣繁华的世界,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人往往会觉得很孤独,但是,当我们处在热闹的群体中时,我们就不孤独吗?其实,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忽视自己的内心,很少去观察它,这些热闹的表象掩盖了我们内心的孤独。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不得不去面对这个问题。
自我到底在哪里?有些人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些人一直在寻找自我。寻找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旅行、看书、与他人交谈等,但仔细想想,在外部寻找自我其实都是内心的反射,真正的自我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如果鼓起勇气跟自己的内心发生对话,去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纽约独处的经历相信给了曲家瑞很大的影响,她在书中也提到十分感谢这段经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经济条件像她一样在年轻的时候有过这么一段特别的经历,但是,依然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静下心来思考,尝试与内心的自己进行对话。
在书中也可以看到,自卑的曲家瑞会不断向外界索取,比如觉得父母对她的经济上的支持是理所应当,但当自信的曲家瑞出现时,她就变成了给别人带来能量的光源。自卑的曲家瑞和自信的曲家瑞一直就是同一个人,但自信的人不但自己过得好,而且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过得好。也许这也是人们都喜欢跟自信的人在一起的原因,从自信的人身上可以获得很多积极的能量。
这本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是看到媒体上的麻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也有普通人经历的烦恼,对读者来说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有些烦恼都是类型化的,勇敢去克服内心的弱点,让自己过上更好的人生,应该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