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今天用了一个很“简书”的标题,我忏悔五秒钟。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字是记载在甲骨、竹简上面的,传播起来很不方便,多在贵族和有钱人之中流转。后来发明了造纸印刷术,纸张的成本低廉,便于传播,然而缺点是纸张容易朽坏,不易保存。如果不幸遇到焚书坑儒或者战火纷飞的年代,就很容易失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当初有足够广大的受众,换言之,它们都曾经是畅销书。否则,我们不可能有机会看到它们。
在今天的读者眼里,很多经典作品可能非常艰涩难啃,看上几页,就恨不得扔到垃圾桶里。可是在它们诞生的那个年代,一定拥有过众多的粉丝。不信,你回想一下,小时候读过的书,如今在市面上还能见到多少?大部分都不见了吧?这还是在和平年代,如果遇上兵荒马乱呢,谁会在逃难时带一箱沉甸甸的书?那真的是不要命了。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小鲜肉没过两年就成了老腊肉,畅销书排行榜上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就算挤进前几名的作品,用不了多久,也会黯然神伤地淡出人们视线。很快,读者便忘却了世上还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
很残酷,对不对?
写一本书,可能要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只需几天就被人遗忘,而且,这还是一本畅销书的命运。那些销量不好的作品呢?它们就像荒原上的野草,疯狂生长,自生自灭。
曾经红极一时的作品,比如王朔的小说,王小波的小说,现在已经少人问津了吧?我的书架上也摆着一套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我承认从未读过,以后大概也不会读。那些《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红与黑》……若不是学校和老师的极力推荐,会有小孩子感兴趣吗?他们充其量是作为书架的一种点缀。
以前,一部作品要流传百年才堪称经典,现在,一本书如果十年后还有人读,就可称为经典了。
而成为经典之前,你必须卖得很好,十万册远远不够,一百万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你的目标是《三体》,《哈利波特》。
现在,你还想当作家吗?你还有勇气说,我立志要写一部经典的作品吗?
《灌篮高手》中,老爹对流川枫说,想要成为世界最好的球员,先成为全日本最好的高中生吧。
想创作一部经典,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卖它一百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