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小雪话雪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Yx7SPDF1-wYOUFMAyyx4g
【我的点评】这是我第三次点评战友的文章,秦姐姐的行动力,让我汗颜,为了写一篇好文,熬夜到1:30,可见,用心的创作真是耗费心血的,好在,付出是值得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我觉得你是一分耕耘几分收获。依然是老话,点评仅代表我个人理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1.先来说结构:这篇说“雪”的散文,真的是惊艳到我了,首先,由当天是“小雪”这个二十四节气之一,全网都在描述节气或者赞美雪,由此引出关于雪的话题,其次,回忆起这些年里关于雪的记忆和故事,最后还有由雪引起的人生感悟,虽然是一篇散文,但真的是结构紧凑,行文如流水,自然而然,一切都刚刚好的感觉,跟上一篇《起风了》虽然相似,但这篇更有层次感,衔接更顺畅,大写的赞。
2.再来看用词,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原文
【“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小雪轻如絮,小微向阳生”……
当然,能让姐哑然失笑的还是张打油那首有趣的打油诗《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当然,姐姐也只是今日不见雪。毕竟,姐姐也是从湖北那旮旯走出来的,“这里的山路十八湾,这里的水路九连环”是我那旮旯的真实写照,且山高林密气温低,区区雪花自然不在话下。】
怎么会有人把诗词的优美和自己俏皮可爱的性格呈现得如此灵动和谐?这些描写雪的诗词,我知道非你原创,但真的是让我有一种突然身临其境,感受着,片片雪花落青丝,粒粒微絮扶黄柳,盏盏霓虹藏银雪,双双情侣共白头的意境,你看,你的好词让人感觉此时我不得不吟诗一首,好的文章让人不由得要与你共鸣。
你那一句“姐姐”自居,真是俏皮可爱,还有那山路十八弯的旮旯,水路九连环,在你笔下显得一点也不贫困,反而是是一旦美景,主要是你这种轻松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友好似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安然而美好。
3.顺承着想起了小时候的缕缕往事,我截取一下这些故事片段,大家感受一下战友的文笔功底①坐在满是腊肉香肠的围炉旁,突然有人惊呼:“啊,雪下大了!”几个人一起望向窗外。
“真的像筛糠一样。”
“好,明年年成应该可以。”
②小时候大人说,看雪能不能积很厚要看最开始下的有没有雪米(圆圆的颗粒),有雪米铺垫在底层,不易融掉,再下点雪花,有时只消一夜,早上起来,山全白了,道场积雪已没小腿。
③在有那种金属外壳包裹着石棉的暖手炉之前,以咱为代表的一批穷孩子,一般就是弄个破洞的搪瓷盆,把薄膜点燃将眼塞上,再在盆口钻三到四个洞,拴几根铁丝,移动火炉告成。在里面盛上一些灰烬,装一些烧的红红的火碳,再在上面薄薄覆一层火灰。再讲究一些的,家里有竹篾编的花篮状篮子,罩在火盆外边,这样就比较安全,衣物也可以搭在上面烘烤。
……………
后面的故事我不再赘述,强烈建议读到此文的大家去看战友原文的描写,真的描写得真情实意,栩栩如生,给人身临其境的超强的画面感,让我都回忆起我儿时的小火炉来,那一份美好啊,在记忆里翻腾,似乎成了岁月里遇到一地鸡毛的时候,治愈自己的良药。
战友拥有这么多往昔美好的记忆,且都是欢脱的,和睦的,时常给我一种你们生活在大同社会的感觉,那里的人都很友好,那里可以傍晚一堆人话家常,却没有闲言碎语打扰别人的幸福,似乎人人都活在当下,无比安好,令人神往。
4.最后这些片段描述,道出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原文如下【在南方呆了多年,故乡早已成为回不去的故乡,回老家的时间屈指可数。雪更多是揣在记忆里。往往也正是回忆自带的滤镜效果,让我们怀揣记忆的宝藏,并对未来怀着无限美好的期许。】
我真为战友感到幸福,故乡虽然是回不去的故乡了,但故乡却一直陪着你,故乡一直在你的心头,别说是思念,故乡富裕你的一切,早已深入你的骨髓,伴你在天涯,去海角,永不孤单!
5.最后这一段【现实中,往往活成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却仍然向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等人间美事,且努力之……】描写,跟文章开头遥呼相应,却把因雪而托起的感情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生活可能是无奈的,不得已的日日奔波,但我们依然向往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美事,有追求,有期待,突然就觉得像冬雪下的小花小草,虽然平凡,但冬雪我们不觉是灾难,我们觉得是美好,吸收后,来年春天必然向阳而生,所以无惧于世间的磨难,我们砥砺前行,还会时时保持初心的美好,经历万水千山,我们围着小火炉,诉说往事,干杯,如何?
战友的文笔,我自愧不如,也许还没能准确表达你要表达的“心思”,那儿时的小雪在你心里,滋养着你的灵魂,让你往后余生都心存美好!
6.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再插几幅美图,很美文搭配起来就更赞了,要是还能有个温柔磁性的声音读出来,那简直就是享受,当然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
7.战友一定要持续输出,哪怕一周一篇,不要多,要美好的,你不像我们这种叽叽哇哇的,咋咋呼呼的,你保持你的美好,很好,你和喵儿散文是一个路子的,你们可以多交流。熬夜创作,我们还是不大支持,建议平时想起啥先记录,一周下来就有素材创作了。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浅薄观点,我十分欣赏战友的文章,愿你继续创作,我一直有机会学习。
原文如下,欢迎大家阅读
今日小雪。
无缘见真雪,满屏都是关于雪的美图和美句:“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小雪轻如絮,小微向阳生”……
当然,能让姐哑然失笑的还是张打油那首有趣的打油诗《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当然,姐姐也只是今日不见雪。毕竟,姐姐也是从湖北那旮旯走出来的,“这里的山路十八湾,这里的水路九连环”是我那旮旯的真实写照,且山高林密气温低,区区雪花自然不在话下。
小时候记忆比较早也比较多的大概就是关于雪。
土房子里光线昏暗,墙壁有长年累月烟熏火燎的痕迹,家人、邻居围着火坑烤火,上方挂着各种腊货:肉、香肠、排骨、猪肚,火灰里煨一圈红薯、土豆,火光映在红红的脸上,褶子更深了。有个人突然说:“啊,雪下大了!”几个人一起望向窗外。
“真的像筛糠一样。”
“好,明年年成应该可以。”
鹅毛大雪密不透风,对面的屋檐已然不见。
小时候的雪能下的很厚。大人说,看雪能不能积很厚要看最开始下的有没有雪米(圆圆的颗粒),有雪米铺垫在底层,不易融掉,再下点雪花,有时只消一夜,早上起来,山全白了,道场积雪已没小腿。
下大雪的时候,厚厚的雪盖住了羊肠小道,盖住了小溪边缘和沟沟坎坎,上学就得要家长送。否则,保不准路上掉进哪个雪窝窝里,崴了腿或湿了脚。
待行人䠀出又实又滑的大路来,就可以自己带着火炉连滚带爬地上学了。
在有那种金属外壳包裹着石棉的暖手炉之前,以咱为代表的一批穷孩子,一般就是弄个破洞的搪瓷盆,把薄膜点燃将眼塞上,再在盆口钻三到四个洞,拴几根铁丝,移动火炉告成。在里面盛上一些灰烬,装一些烧的红红的火碳,再在上面薄薄覆一层火灰。再讲究一些的,家里有竹篾编的花篮状篮子,罩在火盆外边,这样就比较安全,衣物也可以搭在上面烘烤。
咱少了篮子“护法”,便多了故事。
从前,在一个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早上。啊,雪飞没飞不记得了,就记得地上有积雪,奇冷。咱走在河边的田埂上,一路哆嗦,风吹得火灰夹杂着火星四处飞舞,火炉只差抱在怀里。大概有那么几粒火星子落到了我的大棉袄上,又或者我的衣角蹭进了火炉,那么冷的天,星星之火开始燎我的大棉袄了。我是冻懵了?就那么一动不动地杵在那里,看着衣角开始冒烟,红色区域越变越大……就在这时,村里黄老师从后面赶来,三下五除二把它掸灭了。我感觉我是有一点点小遗憾的,没看到它再大一点是什么样子。记忆里就剩下了那个缺了的剩一点焦糊的黑边的衣角。
倘若那天不是黄老师,只怕故事就成了事故。
大一点,还记得大雪压的竹子匍匐在地的时候。堂哥放假,在竹林前边拍照,大概那是第一次知道相机这个玩意儿。
再后来,关于雪的记忆长时间脱节。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在老家他外婆带了一段时间。打电话的时候,他外婆就跟我说,下雪了,冷得很,真想睡个早床(懒觉)啊,我儿子偏偏每天天蒙蒙亮就要起床,指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要出门。把他裹的严严实实的出去,他外婆很想去邻居家串个门烤个火,他不干,就指着猪圈,牛圈要去看。于是,他外婆只好轮换着胳膊,举着他在这个猪圈门上趴趴,在那个猪圈门上趴趴,直到把附近邻居的猪圈都看够了,才能回去歇会儿。
待小公主两岁左右的时候,我们举家回了趟老家,赶上下雪。这兄妹俩一个蹲在雪地的铁锹上,一个拉着跑来跑去,时不时栽个跟头,玩的不亦乐乎。
我也是多年没见过雪了,总觉得不如小时候下的大。是因为气候变暖雪真的小了?还是只因为曾经的小孩长大了?
在南方呆了多年,故乡早已成为回不去的故乡,回老家的时间屈指可数。
雪更多是揣在记忆里。往往也正是回忆自带的滤镜效果,让我们怀揣记忆的宝藏,并对未来怀着无限美好的期许。
现实中,往往活成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却仍然向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等人间美事,且努力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