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清福陵有一尊会哭的石龟,指引我去看了。石龟就在陵寝西红门外,孤零零的。因为置于皇家陵寝,也不知道是不是文物。
石龟是用一种浅灰色石头雕琢的,如果不说是石雕,还真以为是水泥浇筑的现代工艺品。呵呵,鉴宝节目的老师们最爱用这词儿。雕石龟的石头我不认识,只知道既不是汉白玉,也不是大青石,看表面粗拉拉的,感觉吸水性能应该较好。
我去看石龟时,上午天气凉爽。石龟前面很是热闹。一伙踢毽球的,把球网的一端系到了石龟的脖子上,另一端系在对面的树干上。就这样,石龟临时当起了球网架子,被动地和球场下的围观群众一起看热闹。想不看都不行。
我看它时,它在。只是会不会哭,我不知道。
石龟对面的树旁立着一块牌子,细看是个说明或是景点简介。
故事这样讲到:相传,皇太极在初建福陵时,沿袭中原建造的规制,为父王努尔哈赤在陵区内立了“神功圣德碑”。但是,由于对汉文化不甚理解,把驮负石碑的赑屃误雕刻成乌龟。一直到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来到福陵拜谒时发现了这一错误,立刻命人将其更换,后搁置于陵寝西红门外。后来,每到阴天下雨时,老龟的眼中就会溢出“泪水”,因而得名“神龟流泪”。
石龟会不会流泪,为什么阴天下雨时流泪,本来从物理学角度,应该可以用某某定理或某某现象解释清楚。
但这个故事如此描述一番,就总要引起人们遐想或瞎想的。
石龟为什么流泪?要是带着世俗的眼镜来分析、看待,可能是这样滴。
一则,“青天大老爷,可得给我做主啊,冤呢”。嗯,觉得冤。你看,驮负功德碑的活儿本不该是老龟的工作,那是赑屃的事儿啊,但老龟却被错抓了“壮丁”,糊里糊涂地干了几十年份外的活计。每每想起,深感命运捉弄人,兀自伤心流泪,“没文化,太可怕”。
二则,“真是屈啊,一肚子的话无处说”。嗯,又觉得屈。你说,虽然专业不对口,但也没出啥差错,毕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干了几十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怎好找个“专业不对口”的理由就给下岗了呢。闲置一隅,还给边缘化了,要不熬到今天怎么不享受个“文物”的待遇?而赑屃就是一个靠着龙王老爹的“官二代”,就抢了我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的正式工编制。
三则,“宝宝心里苦啊”。给个闲差也就算了,那牌子上也给封号“神龟”了,虽是虚衔,也是“神龟”,怎么也不管不问的,没人关心关怀,不是文物就不保护了?哭,流泪,那倒不是因为“门前冷落鞍马稀”,只是一天天地被吵闹得受不了,又被无端地套个绳子,当起了球网架子,唉,这日子,还真是不好过啊。
我们也就没事儿替石龟瞎核计,就跟路上车辆有个小刮碰,也围了一群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一样。也许这些都不是石龟的本意,也许它还有别的想法?那,我就不知道了。你去问石龟吧。可它闭紧嘴巴,一字不吐,一言不发,深沉着呢。
是啊,事已至此,你想让石龟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