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回到相隔好几省的北方婆家,馨雅确并不是特别开心。并不是因为听不懂方言,而且她明明听得懂,大家却非要当她听不懂似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聊天说话。这些就算了,反正在这边呆得时间并不长,虽然犹记得三四年前结婚的时候,进屋时对婆婆说得类似交接管家权的略带仪式感的话语——妈妈下炕我上炕(外地嫁过来的馨雅过了好久才明白这话的意思),这个家却也仅仅是每年陪鹏鹏同学回来探亲几天的落脚点而已,即便她一直想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即便觉得婆家人都对她挺好的,但总感觉缺了点儿什么。后来她总结了一番,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这边一点儿参与感都没有,所以即便大家对自己还算客气,但却自我感觉像个临时客人。
除去前几年回来时的苦恼不说,今年馨雅有新的苦恼。她记得很小的时候,看到隔壁三妈的侄女在三妈家过年,就好奇得问过母亲为什么那个姐姐不在自己家过年。妈妈告诉她,那个姐姐很可怜,离婚了,不能在娘家过年,所以只能在自己姑姑家过年。而今年此时,鹏鹏同学的妹妹,也就是馨雅的小姑子,从小孩满月,到现在小孩十个月了,一直都在娘家,虽然没有离婚,但也基本算是被婆家抛弃了。馨雅虽然对于小姑子这种选错对象和让娘家人为自己操心劳累的行为非常鄙视和厌恶,但在内心里,她还是很同情和心疼她的,因为她确实把自己当成这一家子里的一份子。所以,虽然她一直没说,但她想,过年时,小姑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外面过年的话,心里肯定不好受,所以家里要是提到这个事情,她肯定是赞成摈弃封建旧社会的习俗和讲究,让小姑子和大家一起过年的。只是昨天,她听到婆婆在跟鹏鹏同学说,到时初一(这边是初一早上吃年饭)让小姑子出去吃饭什么的。鹏鹏同学很严厉得反对说,哪里来那么多瞎讲究,就在家里一起吃饭。然后婆婆赶紧应付道:就是,别人家喜欢瞎讲究,我们不讲究这些。
馨雅此时才知道,原来北方也有这样的说法和讲究,就像是全国人民都是大年初二回娘家一样。本以为鹏鹏同学会跟自己说到这个事情,但是没有,他们自己聊自己的,后面又提到过好几次这个事情。这让老实的馨雅姑娘心里很有些不舒服。她刚开始不知道结婚前三年不能回娘家的习俗,后来还是鹏鹏同学说的,她去问母亲,母亲说嫂子们不介意就没事的,但后来她还是怕嫂子们介意,坚持前三年都回婆家这边。今年是第四年,本来没打算回的,也是怕遇到这些烦心的事情,但后来还是屈服于鹏鹏同学的恋家之情。只是她搞不清楚是自己想多了,还是自己确实就不该把自己当成这里真正的家人,只是个外面嫁进来的而已。想到后者,再想到自己在娘家嫂子们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小心翼翼,她不禁想到远嫁女子或者说是自己命运里注定的无助和委屈。
回到这边老家,鹏鹏同学大多数时间是在陪婆婆聊天或者逗小外甥,馨雅知道他平日回来少,是该多陪陪家人,所以她不会再因为自己被冷落而耍小孩子脾气,但是她还是理解不了为什么自己想积极参与,却总是不被放在眼里。曾经鹏鹏同学因为这个问题开导过馨雅,说是娘家的事情也不会告诉他,但是馨雅之前也理解了,觉得是不是自己真的太爱管闲事了——操心那么多,还不如就两耳不闻呢。只是真正面对时,虚荣心强的馨雅还是会觉得自己太不受重视的委屈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