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南/日更第4天,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今天在楼下跟一个孩子的奶奶聊天,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平时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奶奶身上。
言谈中,奶奶并没有觉得自己照顾孙女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反而跟我兴致勃勃的说起了孩子在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的收获。
奶奶说“万”字的笔画到底该怎么写?是先写“丿”呢?还是先写横折钩呢?我说先写横折钩。奶奶说,是啊,学校的老师也是说先写横折钩,可是到底为什么要先写横折钩呢?咱们习惯的顺序不是从左到右吗?为什么要先写右边的横折钩,再写左边的撇呢?
其实我也只是知道先写横折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偷偷的问了度娘:
书法界代表当时提出,“万”字第二笔,的确应该先写横折钩,因为这样可能让“万”字重心平稳、结构端正;与此同时,汉字的规范要兼顾两岸,台湾当时写“万”字时,也是先写一横,然后是横折钩,最后写一撇。
至于为什么这样写,我们也不过多纠结,这是专家们要研究的问题。
奶奶还谈到了一个细节,让我触动很深。她说自己虽然上过学,但是很多字都忘记了,连一篇文章都不能完整的读下来。看见文字多的东西都头晕。陪着孩子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自己都能完整的读出一篇文章,也愿意去读一些东西。发现自己并不排斥读文章、读书了。
这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如果奶奶没有陪着孩子学习,那么自己也不能主动的去认识一些字,更不会主动的去阅读了。但是,在孩子的带动下,奶奶找到了阅读的乐趣。
想想一家人围着书桌读书写字,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再说,奶奶的认真更能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奶奶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学会这么多知识,那么我也应该能学会更多啊!
奶奶对知识的疑问,迅速满足了孩子想当小老师的欲望。孩子教奶奶,自己也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奶奶都愿意跟着自己的孙子重新学习的。有的奶奶说,每天接送孩子真累啊,而且孩子学的那些自己一点都不懂。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拖拖拉拉的,真的很烦,真不想再看着他了,太累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过这两类奶奶的区别。我通过观察发现,愿意跟孩子一起学习的奶奶们总是在讨论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好玩的事,而且会挑一些好玩的知识点跟大家分享。不愿意跟着孩子学习的奶奶呢?每次聊天说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家庭矛盾等等,或者抱怨自己太累。
融入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奶奶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融不进去的奶奶关注的是自己的付出和家人的不理解。
当然,两个类型的奶奶都对自己的孙辈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第一个类型的奶奶会活的开心,第二个类型的奶奶会活的很累。
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权利,奶奶也可以得到成长。不一定要跟着孩子学习,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济南的一个奶奶退休之后,开始学习做布艺水果蔬菜,作品曾多次获奖。布艺果蔬惟妙惟肖,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后来还在网上开始教别人如何做布艺果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乐趣。自己的孙子也为有这样的奶奶而感到骄傲。
如果这个奶奶不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整天围着孙子转呢?恐怕自己每天也会生出许多的抱怨,那么,我们就看不到这个快乐的奶奶了,更看不到这么多的艺术品了。
生活就是这样,你把注意力放到哪里,你就会在那里有所收获。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兴趣爱好上,那么你就会收获快乐和成长;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家庭琐事上,那么你就会收获抱怨和烦恼;
都是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值得开心的事情上呢?那样的话,奶奶们会生活的更加的幸福,也会更加的长寿哦!
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希望奶奶们能够每天开开心心的、健健康康的!
我是南星南,一个关注教育的教师,期待与大家探讨更多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