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多半是因为他的大脑处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用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着眼前的人和事。
想想一个人瘫在沙发上,下意识地按着遥控器那种很爽、很自在的感觉,你就很难干掉自动驾驶的选择了。
改变需要动力,也需要智慧,不学习、不改变的人注定要不断伤害与被伤害。
如果你说话总是自动驾驶,人云亦云,恐怕将来和机器都没什么分别了。
听话的时候可以心大,说话的时候却必须要心思缜密。
现代社会的四个特点,决定了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它是由契约精神维系的陌生人的集合。决定你是谁的,既非身份关系,也不是外在限定,而是你的表述,每一个人都必须平等地用自己的言说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2、除了极少数走在前沿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之外,大多数人所从事的都是标准化工作,这保证了效率最大化,却也使得脱颖而出显得越发困难。之所以创业者越来越注重个人魅力和演讲的功夫,不是因为做事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大家能干的活越来越趋同的时候,说话变得更加重要。
3、在信息泛滥的同时,伴随着注意力的缺失。网络让话语的传播更快、更广,却也让“会说话”——也就是说话有创意、有趣味——变得更难。“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不再只是霸道总裁的调侃,而是对会说话者的真实赞美。
4、网络在使说话收益大增的同时,其放大和固定效应也使说话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说话,不精彩不行。
5、这个时代所要求的“好好说话”的标准:耐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处理观点交锋和利益冲突的能力)、“nice”(与人为善,追求达成共识)。
说话,重要的是语境。掌握语境,说话才有效果。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关键是顺应当时、当地语境的需求。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话是说给人听的,说者和听者会构成某种关系,其中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必然要身处其中的“权力关系”。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予夺的权利。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说错话”,不过是因为没搞清权力的归属,错误地理解了场景,从一开始就选错了策略。
说话,是权力的游戏
演讲:权力的形成(吸引、聚焦与引导)
沟通:权力的流动(避免冲撞与协调转向)
说服:权力在对方(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
谈判:权力在双方(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辩论:权力在他方(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决)
演讲时,有一个成功的破冰,在三言两语间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先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先理解演讲是“权力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主动。
沟通时,需要的不但不是刨根问底,反而要像激流中的划艇者那样,在容易触礁的地方,不断协调转向,避免冲撞。任何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区别,都是沟通的大忌。
说服时,关键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使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我们要写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诉诸对方自身的心理需求,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这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蛊惑人心,而是对说话中真实存在着的权力关系表示尊重。
谈判时,当方案各有优劣、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我们所面临的场景是谈判,而不是沟通,这是一种“权力在双方”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辩论,是一种“权力在他方”的话语体系。对手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的一个工具。
好好说话策略流程:倾听(收集信息)-〉判断(权力归属)-〉思考(应对之策)-〉表达(语言输出)-〉倾听
从演讲到沟通,从沟通到说服,从说服到谈判,从谈判到辩论,最后又回到演讲,这里面的相互转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话术的相通性和好好说话的全息性。这是一个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全息整体。真正的话术高手,是可以把这五个场景,灵活运用在每一场对话里。
沟通
一、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1、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为自己赢得表达时间
如果时间紧迫,或者没机会多说的时候……
很多人选择快问快答,长话短说,一口气把话说完。但是要注意,沟通是双方的事,不是单方面把事情讲完了,任务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听众还得能投入,沟通才算成功;否则,说得飞快,只会让原本能耐心表达的重点变成一股脑的噪声。
这时,我们需要用“买时间”策略。
比如在面试中,主考官突然说,现在给你一分钟时间,请你展现下个人魅力。这时你会怎么做?一分钟,唱首歌都不够,怎么展现个人魅力呢?
可以说:“让我用一分钟时间展示魅力,这个挺难的,尤其对于我来说。其实工作的时候,我是一个没什么魅力的人,存在感不强;但不知道为什么,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跟我相处起来很舒服,一起做事的时候,能让他们觉得特别开心。也许这也是一种奇怪的魅力吧!所以,可能会有点超时,但是不知道我可以讲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吗?”
这几话话里包括三层意思:制造意外;引发好奇;回应主题。
当表达的时间受限时,千万不要继续一根筋地按照原本的思路讲下去,也不要把话说得连珠炮似的,而要首先考虑为自己买时间,让对方有耐心听,我们才有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路。
常用句型:
请先给我一分钟好吗?保证不耽误您的时间。
关于这件事,如果您不给我时间解释,那就是逼着我说谎话了。
这事很复杂,你想知道详情吗?
2、迅速真诚地营造关系
(1)破解初次见面的尴尬
老一辈人,往往都是“探寻隐私”的方式来解决,比如问“你结婚了吗?”“有没有对象啊?”“孩子多大了啊?”。毕竟在那个年代,彼此打探家庭背景,是一种表露善意的方式。
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再找这些话题,会让人觉得交浅言深,或者被人觉得你别有企图。
在没话找话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就是和对方聊聊他的名字。聊名字有两个好处,和陌生人相遇,一开口永远是请教姓名;即使再怎么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或嗜好,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每个人总是对他自己最有兴趣。
常用句型:
您这名字很少见,别人应该一听就很难忘吧?老师点名的时候是不是总逃不掉?
您父母应该很有文化,才会取这样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
哈哈,您这个名字,是不是常被人读错?
(2)用八卦拉近距离
从大家身边的事情出发,谈及私生活,也就是俗称的八卦,虽然听起来容易冒犯人,但却是真正跟人打开心扉、拉近距离的必选方式。
注意,不要给对方施加压力。
不问“你有孩子吗?”而要问,“你喜欢孩子吗”。因为“喜不喜欢”是表达态度,聊起来没压力,聊着聊着,对方往往就会很自然地变成跟我们分享信息。
所以以后想要问别人“有没有买房”或“有没有女朋友”之类的问题时,不妨也调整一下,改成:“你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投资房子可行吗?”或者:“我觉得女生真是麻烦,有时候还不如一个人呢!”
要把问题抛给在场的所有人,而不是特意面向某个人。比如“我现在根本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可是父母天天催,你们这些还没结婚的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结婚啊?你们是怎么应对父母催婚的?”
聊八卦时,应以不给对方压力为原则,做到不索要信息、不炫耀自己、不具体针对,才能既拉近关系,又避免冒犯。
常用句型:
唉,我现在觉得找工作好像还是要找自己有兴趣的最重要,你觉得呢?
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吗?
2、冲突时不要寻求结论与解答
(1)人际冲突预防为主
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看似微小的冲突,由于沟通不良,在日积月累后,可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定时炸弹。所以,要改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不应是后知后觉地弥补,而是要针对冲突产生的机制,进行预防。
我们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内心都存在一个专属我们角度的版本。这个版本里,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有苦衷的;而所有外在的,来自他人的反弹与质疑,对我们来说都是缺乏体谅、胡说八道的,甚至是挑衅的。
我们在沟通时,都会强调“对事不对人”,但其实,所有的沟通事实上都是在“对人不对事”。在沟通中,我们对于事实的每一个陈述,都是以某种形式攻击那个拥有不同版本的人。
这时,我们可以用“感受预防针”来在我们想要宣泄情绪、表达不满之前,做一些铺垫,如: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你知道我这个人其实有点作(敏感),不过我确实感觉到……
“感受预防针”的用途,是让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不至于因为对方过度防卫,而引发不必要的反弹。预先照顾到了容易引爆的情绪,从而让理性的沟通有了接下来延展的空间,最终达到“对事不对人”的沟通效果。
(2)怎样说话不得罪人
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三种暗示,最容易让人觉得不舒服:
想表示关心,在别人听起来却是指手画脚:你屋里怎么这么乱啊?你这人怎么这样啊?
想表示安慰,在别人听起来反而是漠不关心:人家遇到困难时,说“人生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做事情就是会出错”、“没事的,我是过来人,这都是小事”、“很正常,大家开始的时候都这样”。
想表示委婉礼貌,别人听起来却是暗藏心机:“在吗”、“你什么时候有空啊”。
需要学习,把焦点放在“人”身上。
“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是一个会让人不舒服的评判,可以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这样,让我很难做”。
“人生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做事情就是会出错。”,可以改成:“这件事对你真可惜,但你的付出,我都知道。”
“很正常,大家开始的时候都这样。”可以改成:“大家辛苦了,你们有多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这个阶段,本来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我当年刚来公司的时候,表现还不如你们呢。”
同样是场面话,这种表达听起来比较热乎,因为它以“你”为重,突出了个体差异性,就不再显得漠不关心了。
“好口才”,其实都来自“好用心”。只有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从利他的角度来思考,自然就会有“好用心”和“好口才”。
3、承认自身情绪,引导他人情绪
(1)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
与其说情绪让人变得难以预测,不如说,是因为缺乏面对情绪的沟通方式,才让人变得不可理喻。
一个正常人的情绪应该是有阶段的,从不生气、有点生气、很生气到生气爆了这个过程,应该是像绿灯、黄灯、红灯一样循序渐进。
相反,唯有那些惯于否认情绪的人,才会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突然爆发,从绿灯一下跳到红灯,让旁人不知所措。所以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觉察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
比如“这个笑话让我不太舒服哦,你们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咯。”这就是预告,意思是让大家知道你已经进入“黄灯”,有点不开心了,请别再继续了。
懂得觉察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的人,与他沟通就会是可预测的、可挽回的,因为也会让周围人觉得跟他沟通是有意义的。
情绪不好需要体谅,和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一样,本质上都是一回事。你要直说,不要指望别人发现你不对劲的时候再来关怀你。
“我生气了,很不开心,你别回嘴,让我骂一下。”这是坦诚情绪,而且提出了非常明白的诉求。对方会觉得你虽然发脾气,但后果可以预测,所以就算后面的话说得重了点,也不会太有心理负担。
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会让其他人更能预测你的行为,从而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双方明确了事情会走到哪一步,就可以和和气气地处理情绪问题,而不会真的伤了感情。毕竟谁都有需要情绪宣泄的时候,互相忍一下,其实也就过去了。
情绪沟通时要慢慢加上信任度的,如果你每次说出“我现在想要发泄一下”后,大家只要配合,等你情绪过了,就能恢复正常,并对朋友之前的包容表示感激,那么久而久之,旁人就会相信你是个虽有情绪,但却能自控的人。
相反,如果你每次想发泄却又不说,或是说了却又说不明白,抑或是说明白了又变来变去,那么久而久之,既然你的情绪反应不可预测,大家自然也懒得配合。
(2)怎么面对他人的暴怒
首先需要给自己做心理隔离,就是自己跟自己进行理性对话,以达到心理隔离的状态。通过分析,洞察对方真正的压力点,把自己跟情绪的漩涡隔离开来。
使用同理心的句型,通过重述对方的现状,来让对方知道,我们可以看到并理解他的情绪,从而达到疏导情绪的目的。
回击会让战事升级,不回击又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公平。如果对方说了很过火的话时,我们可以先皱皱眉头,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你惹到我了,然后坚定、清晰且不卑不亢地说:“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问题的解决方案吧。”
对待恶劣的人身攻击,我们要拦截而不是回击。
即便是在最紧张的对抗性对话里,我们也依然有好好说话的可能。
(3)蚂蚁搬大象式的道歉
什么叫“蚂蚁搬大象”?就是在道歉的时候,你要尽可能地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甚至包揽到一个夸张的地步。这时候,那些原本带有敌意,想要指责你的人,不但很难落井下石,甚至很有可能反过来劝上你两句。
道歉的时候,你所背负的责任就是那头大象,而你自己就是那只搬大象的蚂蚁。此时,你要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你这只小蚂蚁,在很努力地想要背负起搬动大象的责任;同时,你本人居然也发自内心地觉得搬不动大象都是自己的错。这样反而会使别人觉得,搬不动真不是你的错。
这招在那些比较模糊的恶责任地带,平息对方怒火时非常有用。
4、用自嘲与自谦进行自我保护
用自嘲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弱点,会让敌人再也无法用嘲弄我们弱点的方式来攻击我们。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接纳了自己的弱点,就没有人可以再以此来伤害我们了。
在私人空间里适当暴露自己的弱点,可以很容易地与身边的人建立信任。适当地把自己的恶弱点交到对方手上,可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而一个有弱点的形象,也更容易让他人觉得这个人更真实、可掌握,反而容易投入更大的信任。
这就是自谦的力量。
争取他人信任时,应该多暴露自己无关紧要的弱点。例如职场中,可以大谈自己在学校时的不好,但是涉及工作能力的弱点,最好还是尽少展现,并尽可能改正。
比如“我在这方面确实不太行,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
让对方觉得他在某方面比你强,会让他感觉到更安全,反倒更容易与你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