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博曾经收到过这样一条留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不懂得幼教,只是盲目地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现在孩子5岁半,当不被满足时脾气很大,难以自控,甚至对我拳打脚踢……”作为爸爸,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法律,小到集体家庭,都有规章制度。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在这张纸上画了什么,纸上就会呈现出什么图画。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将来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更谈不上成才了。所以,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则,从而愿意学习规则、执行规则,并慢慢养成习惯。
规则需要从小培养
孩子进入幼儿园,要和其他小朋友健康交往,就要懂得一定的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是孩子游戏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孩子能在同伴的提醒下,在进行游戏时,遵守规则共同完成游戏任务。这些行为说明孩子已经有了社会的规则意识和道德意识。孩子由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很容易导致对规范知、行的脱节。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他们即使“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想要孩子掌握规范内化的行为规范,家长就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细节着手,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
两岁左右:规则主要集中在孩子安全、他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比如不碰危险的东西,不打、踢、咬人等;两岁半左右:规则就需要扩展到包括吃饭过程中的行为,禁止行为和拖延活动的要求,以及早期的自我照顾,比如不能在吃饭过程中离开座位、不能玩食物等;3岁左右:更多的要求是关于礼貌行为和适当的自我照顾,比如学会说“谢谢”,整理玩具等;3岁以后:要求孩子进行更多的自我照顾,比如自己穿衣服,能按要求上床睡觉等。
从我女儿伊伊1岁多开始,我们就比较注重培养她的规则意识,大多数时候她都能自觉遵守要求和规定,因此,无论在幼儿园阶段,还是进入小学,孩子在这方面适应得都很快,课堂纪律很容易遵守。当然,她就会更加受到老师的欢迎和信任。我们也从未收到过老师因为孩子不守纪律等方面的短信或电话。
当然,如果在入学前,父母对这些方面没有太多要求和限制,孩子适应幼儿园和小学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规则需要共同制定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如果不遵守规则就容易发生事故等现象。在孩子了解原因的基础上共同商定一些家庭规则,这样孩子会比较适应新规则,并自愿自觉地遵守。
既然定了规则,便要加以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家长要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不可因为环境、对象、心情的不同而把规则变得有弹性,每项规则的制订,虽然是由孩子参与制订的,但是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必然会导致孩子对有些规则执行起来较为困难,作为家长来说,要时常督促提醒,多次教育和引导,不可操之过急。
孩子更容易遵守那些比较明确的规则和要求。而自己参与过的规则,因为他们在参与制定的过程中已经很好地理解了这些规则的真正含义,所以就容易按照要求做到。同时,在制定规则时,我们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发展。
很多规则,如果不涉及到重大原则性问题,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制定。比如每天的零食量,能吃什么(告诉她哪些是垃圾食品,哪些食物吃了对身体不好)等;比如每天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以及相关限制条件。
一旦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孩子一般都会自觉遵守,有时候甚至做得比我们规定的还严格。因为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本来应该做好的事情,并非家长强制要求的。
我们常常会看到,节假日期间,因为看电视、打游戏、吃零食,有些家长和孩子所发生的拉锯战和攻坚战。但是,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订立了统一规则,甚至是让其主导制定的规则,孩子自然就会变得更加自觉,家长也变得轻松和省心。
规则需要严格执行
伊伊很小的时候,我们带她过马路时都会跟她讲一些交通规则,比如不能闯红灯、过马路时先朝左右两边看看等。她一直都遵守得比较好,每当遇到人行横道时,就会自动放慢脚步,观察红绿灯的变化和车辆的情况。有一天,我带她过一个路口时,正好错过绿灯,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通行。
因为有急事,后来,等车辆比较少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拉住她一起闯红灯走到了对面。当我们穿过马路到达对面时,伊伊马上大声地质问我:“爸爸,你以前不是说绿灯才能过马路吗?你今天怎么说话不算数呢?回家后,你要到房间里面去反省的啊!”
没想到,我一直遵守得比较好的规则,就因为这一次的意外,给孩子留下了一个很不好的印象。于是,我只好赶紧承认自己的错误:“宝贝,爸爸今天确实做得不对,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关键还让你一起违反了这个规则。爸爸向你道歉,保证下次再也不闯红灯了。”看着我这么诚恳的态度,伊伊大方地原谅了我的这次违规:“好吧!我就原谅你啦。不过回去还得反省呢。”她居然还念念不忘对我的惩罚。回到家,我只好立马回房闭门思过,认真反省自己。就这样,一场乱闯红灯的风波才得到平息。
规则需要建立在,自由和独立的基础上
建立规则,并不是对孩子施以高压,不给孩子任何自由和选择。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制定的规则,就很可能成为孩子自动自发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一旦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家长也会轻松自如。
专家建议
1.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事例,让孩子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2.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订家庭公约或游戏规则,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通过协商达成一定的共识。
3.家长应让孩子参与制订的规则,孩子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和成就感,他会把遵守规则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更加自觉和主动。
4.规则制定后就要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