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次遭遇文思枯竭的尴尬
我在上个月中下旬经写过一篇“当你写不出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再一次文思枯竭了。
笑来老师说过,写作本质上是思考的过程。但如果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为了保证学习质量而无法大量输入,那么就很难做到每天都有足够高质的内容。这让我很矛盾。
不过经过简单的分析之后我发现,这些可能给只是表面原因,而那些埋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诱因,才更有可能是导致目前尴尬局面的“罪魁祸首”。只是由于我缺乏足够的思考,或者干脆就不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而未能察觉。
所以,我想我还是需要在“输入”和“处理”这两个环节精益求精。另外就是要进一步“压榨”自己,把看手机、吃零食甚至是去厕所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尽其可能的让大脑充分的汲取养分,并通过适量的“运动”将其转化为推动长久进步的助力。
2.学习成果汇总
不知从何时开始,“光棍节”就成为了让我们心潮澎湃、举国欢庆的“春节”。在“光棍节”这一天,全国人民就像电影《人类清除计划》中的那些尽情释放着杀戮欲望的“野兽”那般,打开腰包,放开膀子,肆无忌惮的买买买。
而作为一个致力于通过理性思考而获取长久进步的理想青年,我并没有出于跟风的本能而真的把“光棍节”当做春节来过;也不像菜头老师笔下的那些可怜人,“只有在双十一这一天才会产生‘这是属于我的时间’的感受”;更不觉得这种带有自欺欺人性质的疯狂行为能够填补自己那颗被现实虐到千疮百孔的内心。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光棍节这一天,很多商品确实足够物美价廉。虽然还有更多“打了折”的商品只不过是商家提前半个月提价之后的结果。但我还买了十本关于罗辑思维方面的书籍。
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了解过着领域,害怕自己不能适应那些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所以就从这本《简单的逻辑学》开始了思维逻辑的学习之旅。
(1)《简单的逻辑学》
这是本小书。之所以说它是本小书,是因为一方面它确实很小很薄,全书只有150多页。虽然可能是出于翻译质量等原因,本书的内容并不像很多读者推荐的那样诙谐幽默;但确实足够通俗易懂。
本书出自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D.Q.麦克伦尼笔下。作者致力于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文字把那些佶屈聱牙的专业词汇解释清楚。
逻辑学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堆似是而非的谬误中找出唯一的真相。只有出于此种目的的论证和反驳才有意义。
因此,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为逻辑思考着搭建一个正确的思维框架。比如“全神贯注”的观察、倾听与思考;言简意赅、逻辑清晰的“有效沟通”;明确“观念”本质,捋清“观念”与事实、论证之间的关联等。
作者认为,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是正确思考的重要前提。
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为我们贯穿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每种原理所对应的基本形式。
这一部分囊括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包括命题形式、论证形式、论证机构、灰色地带等概念在内的二十多个小节中,差不多有十七八个左右的细分概念。是概念密度最高的一部分,也是整本书的核心。
读者只有细心品读,反复思考,才能讲这些写在书本上的金玉良言转换为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智慧锦囊。
接下来就是第三部分了;这也是本书最后一个部分,同样包含两个章节。
作者在这一部分沿用了前两章的介绍形式,先是为我们介绍了导致思维谬误的根源,然后着重讲解了包括:否定前件、肯定后件、诉诸情感、窃取论题、偷换概念等28个思维谬误的主要形式。
可能很多人看到会担心自己“定力不够”,学了半天不仅没能有效避免,甚至还有受其影响,进而被误入歧途的风险。
不过本书作者认为这种想法完全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学习了解思维谬误不仅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思维谬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更加坚定地遵循正确的思考路径;还会让我们在面临错误推理时更加敏感,保护我们不受误导。
这就是这本《简单的逻辑学》的所有内容。它就像一副简明扼要的地图,作用也很简单,就是让你对整逻辑学有一个基础认知和轮廓。强烈建议各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小伙伴买来阅读。
至于个中内容,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展开讲解了。对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下面链接:
http://www.jianshu.com/p/8f4bccebcb44
(2)《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
我们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逻辑学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高效的思考。
而这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实用角度帮我们解决日常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到现在为止我只读了一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的确是一本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好书。
作者从思维模式、思考方法、决策方法、论述分析和逻辑学术语五个维度为读者示范了如何灵活准确的运用简单的推理和分析,解决生活、工作、恋爱、焦急等各种问题。
四种思维模式
比如开篇第一章,作者就着重介绍了四种典型的思维模式,他们分别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现实型;以“过程”为导向的理想型;以“分析”为导向的分析性和以“整体”为导向的综合型。
这四种思维方式都各有利弊,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没有哪种思维适用于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视情况而定。
“现实型”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实际结果,对执行过程就显得不那么在意。这种思维方式优势在于可以较为高效和准确的完成领导委派的任务;干净利落不纠结。
不过此种思维模式也存在很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执行者很可能为了取得目标不择手段;给一同共事者留下简单粗暴、冷酷残忍的印象。
“理想型”的思维模式则恰恰相反。持有此种思维模式的执行者,希望能够顾及到方方面面;习惯于把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让整件事情的实际发生与自己的预期完全吻合。
但这种“乌托邦”式的思考风格最容易给当事人及周边环境带来无尽的失望。所以,我们其实应该尽量避免这种过分追求完美的行事风格。
“凡事太尽,缘分必定早尽”。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必然会因为不完美的现实而走向另外的极端——毫不作为。
当然,理想型思维模式也有积极的一面。事实上,“完美主义者”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信仰——工匠精神。这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大力推崇的高级品质。是每一个对自己有要求、有态度的“天生骄傲者”们毕生都在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种令人钦佩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源于“理想型”思维模式。
上面两种看起来互相对立的思维模式其实有一个地方极其相似,那就是他们都偏重于“情绪化思考”。而另外一组“分析型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则偏重于“理智型思考”。
比如持有“分析型”思维模式的人,就善于在某个以某个点为切入口,深入思考。这类人注重细节,心思缜密,不太容易被情绪左右。
这种思考方式的优点当然就是能够让你对某件事情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不过,过分专注有时候也会让你陷入“管窥”效应,极大地限制你看地问题的视角,阻塞了你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按部就班的线性思维模式会导致你手里拿着锤子,就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而“综合型”思考者的“水平的思维”恰恰是“治疗”过分专注的灵丹妙药。综合型思考者不仅视角广袤,还具备一定程度的跳跃性思维。这对于创新者而言是非常令人项目的品质。
不过持有该种思维的人主要是擅长做“选择题”,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答题”就很难应付了。所以,最好的组合是一个综合型思考者搭配一个分析性思考者。双方各自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完美的分工协作。理论上,在这种组合的努力下,都很难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
本书的第二章着重介绍了几种相互对应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而关于思维模式,作者将其大体分为“分析型”和“创意型”。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再细分,又可以分出两两相对的两大类:
·水平思考法VS垂直思考法;
·发散性思维VS聚合性思维
总体上来说这两种思维模式其实是一回事儿。“水平思考法”和“发散性思维”归属于右脑范畴;而“垂直(线性)思考法”和“聚合性思维”则属于左脑范畴。前面说过,两种思维无关于优劣,只是使用的场景不同而已。
人类的左脑善于对于某个点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左脑决定我们的罗辑思维,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相反,我们的右脑则属于感性思维的范畴。它主要掌管我们的情感、音韵、画面及创新。
左右脑两种思维方式分别对应两种反馈模式:程序性反应和而非程序性反应。
这个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理解。程序性反应就是按部就班的作出反馈,有很强的规律属性;而非程序性反应则表示我们的思维更加跳跃、灵活、不拘一格。
弄明白这两种思维模式及对应的反馈机制,你就知道给如何运用了:
·当你需要解决某个系统性较强的问题时,你就需要启动自己的“左脑”也就是聚合性思维。它能帮你深入分析该问题的运作机理,并根据那些显而易见的线索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眼前的当务之急是创作一首动人的旋律,或完成一幅优美的画作。那么你就需要启动“右脑”,利用发散性思维让你的脑洞大开,从而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创意和灵感。
由于本章的主题是“如何进行创意思考”,所以接下来作者介绍的全部都是关于“创意思考”的方法论。他们分别是:
·魔鬼代言人
·头脑风暴
·重述问题
一个人无论头脑多么聪明,一次都只能从一个角度切入思考。不可能面面俱到,甚至还会掉入各种思维陷阱,偏离原有的思维路径。
这是我们先天的大脑结构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在思考过程中同时存在两种多种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思维路径,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可如果是我们所面临亟需解决的问题事关重大,需要我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那么单靠个体力量就很难满足所有条件的最优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一群“魔鬼代言人”反驳我们的结论、推断甚至是前提。需要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入的剖析问题;更需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重述问题”、怀疑问题,找出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
最后给大家介绍本书提到的几种好用的决策方法。
本书的第三章总共阐述了9种与决策相关的概念。其中,“沉没成本”是经济学概念;最后一节“囚徒的困境”属于博弈论的范畴。
这两个概念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决策的辅助,却不能作为单独的思考框架。
接下来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决策方法:
利弊分析法
这种办法主要是起到平衡思考者视角的作用。它适用于解决较为简单却事关重大的问题。
比如某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考研还是出国的两难决定,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将两种选项的利弊全部罗列出来,然后逐一对比和分析。最终根据利弊得失择优而行。
“利弊分析法”优点是方便简单,缺点是适用范围狭窄。因为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将影响问题的所有因素简化处理;但一方面,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简单粗暴的用“利弊”来概括;另外,一旦涉及到量化问题,我们就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对每个利弊点进行深入分析。
决策树和概率树
“决策树”其实就是模拟决策做出后导向的所有可能性,以便于决策者分析和考量该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概率树”是在决策树的基础上,计算出每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概率树”假设所有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00%。因此决策者用概率树做决策时,要注意每种可能所占的比重。
以上的三种方法都源于右脑的发散性思维。它们致力于扩大决策者的眼界,其目的是解决决策者方案优选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三种方法都是用来做“选择题”的。
而下面我要说到的“矩阵分析法”,是源于我们左脑的“聚合性思维”,它需要你有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因为它是专门用来做“解答题”思维工具。
[if !supportLists]Ø[endif]矩阵分析法
矩阵分析法是将两个变量进行对比,并梳理出4中可能性的方法。
总体来讲,矩阵分析法有3个作用:
·呈现四种可能性的详细数据
·用某些已知信息推导出潜在信息
·根据分析处理过的信息作出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矩阵法进行分析时,一定要确保所有数据“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是指矩阵中所有的信息都必须独立存在,不能彼此重合。
“完全穷尽”是指信息总量是确定的;另外,各信息之间必须相互关联、相互证明。
例如:物理课堂上有70%是男生,30%已婚。如果其中由20%的男性学生已婚,那么单身女性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得:
显然,根据已知条件我们至少可以推断出班里女生的比例(30%);已婚女生的比例(10%)和总比例(100%)。
根据前面提到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我们只需要把矩阵内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减,就可以得到单身女性所占比例的数额:
矩阵分析法本质上就是在固定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已知的几条线索推导出其他线索的方法。
个人认为这是本章所有方法中价值最大的。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的一生多数都在做“解答题”,只有上升至创业者、投资人等决策层,才会面临大量的“判断题”和“选择题”。所以个人认为“矩阵分析法”对于我们这群挣扎在成长之路上的年轻人来说更为实用。
限于篇幅我就不在更加仔细地介绍更多了。基本上以上内容就是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希望和我一样奔跑在成长之路小伙伴们不吝赐教,我们一起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