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听书国庆7天挑战赛笔记18•《微创新》
文/sd别有余味
《微创新》用引爆创新领域的全新方法论,颠覆传统创新思维,告诉我们互联网时代行之有效的5大微创新策略。
人们以为创新要采用发散性的思维,天马行空。但作者告诉我们好的创新也可以是来自于框架内。这里说的框架,是指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和它周边的时间与空间区域。也就是说你周围的资源。比如,你坐在卧室里,你和房间内的床、桌子,衣架组成的空间以及当时是晚上这个时间,就构成了框架。框架内思考,其实是指最好的创新点其实就在我们手头和身边。
不同于传统的“从答案到问题”的思考,微创新采取的是反向思考方式,被称为“形式为先,功能次之”,这是系统性创新的重要原则。创新的关键就是,先用方法找出各种各样可能的创意,然后再想这个创意能用在哪里,用这样的方法产生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出乎意料,非常有创造力的。比如,奶瓶可以将它想象出随不同温度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再考虑它的用途。根据不同的颜色妈妈们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温度,喂宝宝的时候就不用试水温了。
框架内思考常用的方法有加减乘除。减法策略就是把原本认为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功能给删减掉。需要注意的是,删除产品中处于中间地带的功能或服务才能让减法策略发挥最大的威力。比如,把博客的长博文从不限字数减少到140个字,产生了微博;把MP3的列表功能去掉,只留随机播放功能,产生的苹果的iPod,等等。除法策略就是把产品或服务的某个功能或部件分解为多个部分,然后以新的方式将分解后的部分进行重组,找出它可能有的优点。比如,重组飞机登机的服务,把打印登记牌这个环节单独拿出,产生了自助值机。乘法策略就是对一个物品或服务的某一个部分进行了复制,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动,产生的新产品就是创新。比如:自行车多两个轮子,就是儿童安全自行车;电视上多一个画面,就是画中画功能,等等。
事物内部及和它相连的外部一物多用也是常用的微创新方法。比如首尔的一家酒店,和出租车司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在路上询问乘客,是否住过这家酒店?然后到酒店的时候,把行李放在不同的地方。服务生就知道这位客人是否曾经入住。如是,就说:“欢迎您再次入住酒店”。
在框架内各元素中建立新联系,让原本不相关的属性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关联,这又是一种属性依存的策略。基本的思路就是找出变量进行联系。如婴儿护臀膏可以利用婴儿白天和晚上大小便次数的不同,而进行膏体浓淡的调整来进行创新。
(参考成甲解读,脑图: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