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放假这两天,儿子涛踢完足球浑身湿透了,接连两天都是这样没洗澡就倒头睡觉了。
外婆见状很不爽,说”你看你头发也是湿的,衣服也是湿的,脸也不洗,澡也不洗,脏死了,快起来啦,洗澡!"
几次催促之后,涛还是没反应。就是不起来洗。
然后外婆又开始愤怒地催促起来:”还睡,快起来洗澡啦!”
涛开始变得歇斯底里地愤怒起来。。。
我接过外婆的话,”不洗就不洗吧,让他先睡一觉” 。
外婆一边洗着东西,一边为此事唠叨个不停,"我就受不了你这么脏!"
面对涛的”越大越不懂事,脾气大没礼貌”,外婆似乎也有些不高兴了。。。
情绪风暴,经常伤人伤己,一点就炸,不点也炸,随时随地地炸。
没学习之前,我也会跟外婆一样地吼叫催促。一心想修理他,必须按照我的意愿来,必须听我的,而且是现在马上就要去做!刻不容缓! 如果你没按照我的要求来,没能立刻听话照做,我就会很挫败很抓狂,就会非常非常失控。甚至开始打骂。
在任何关系中,这种不讲究方式方法,企图通过控制别人去解决问题,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让关系越来越恶劣,这也是让自己疲惫不堪的重要来源。
面对孩子的愤怒,该怎么转化他的情绪并对他已经造成的创伤减少到最低?
第一:使用共情大法,看见他的情绪说出他的情绪并接纳它。而非漠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中午在陪涛去学校参加绘画比赛的路上,我跟他聊了起来.
他倾诉说: ”外婆老是发火骂我”,有点气愤和委屈的样子。
“这两天你踢球已经很累了,你不想动了想马上休息,是不是?外婆老催你没洗澡,你很不开心,对吧。”
“嗯”
第二:疏导平复他的情绪“外婆发脾气,爸爸妈妈发脾气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谁的情绪谁负责,跟你没有关系,不是你的错!”安抚并支持他,“你一两天不洗澡没关系,也是可以的”。
第三:鼓励他表达愤怒并发泄出来“生气了不能憋着,对身体不好。要学会好好爱自己!如果下次想发泄了,你可以对着一颗树骂一顿,或者实在不解恨不爽的话,下次弄个豆沙包给你打一下”。他笑了。
当我们用简单粗暴替代智慧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来说,会是一个毁灭性的灾难!
小结:
1. 我对对方有愤怒,是因为我有病,对方做了某些事情让我愤怒,是因为我身上有钩子,被勾到了。对方激活了我的旧伤,我才愤怒,所有能引发我情绪的人和事情,都是自己的问题,跟别人没有关系。我需要付起责任来。
2. 做个智慧型高情商的父母,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成长,觉知修行,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3. 作为养育者,父母如果不能不及时回应或者不懂回应孩子的情绪,孩子情绪对外不能得到发泄,就会转向对内进行自我攻击,孩子将会内化“都是我的错""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等限制性信念,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没人教他管理情绪,他就会觉得痛苦,这会给他幼小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