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晚了,有些不开心。就翻开了《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文集。
买这本书是因为,前段时间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低下,想向名家学习,借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和写作水平吧。我一直很喜欢钱老,读的作品却不是很多,也是一个多读读其作品的机会。
翻开这本书,仅是短短的序都让我五体投地,深感大师不愧为大师啊。
《写在人生边上》序
人生是一部大书这样的比喻真是恰当,而这样一本文集叫做写在人生边上,又相当精妙。
早些时候我也听过某个XX读书会,他们的产品是把他们看过的书的一些观点加上他们自己的一些想法编在一段音频里,放到APP上给人听。这个产品乍听很牛逼,以后自己也不用看书,光听人念叨就可以了,真是偷懒的好办法。可是后来我又发现,这个念书的人呀,他每次介绍一本新书的时候,新书的观点没讲几个,就开始引用以前读过的书,开始长篇大论了。哇,简直是听一本书堪比听十本书。再再后来,我真的去读了他介绍的书,我发现这本书根本不是他介绍的那个样子,他介绍的几个观点也不过是这本书的几个引人注目的小标题而已,可见这个介绍书的人,未必真的花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可能他由于每周都有看很多书的压力,又要到处去推广他的读书会,所以他大部分时候对这些书也不过是走马观花,挑几个重点看看就开始评论了。正是所谓“无须看得几页书,评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之人。尽管如此,他成功地让我有兴趣去读他推荐的书,算得是功劳一件。
我看了钱老的文字,我就简直羞愧得要死。别的差距也就先别说了,毕竟我读书甚少,但单纯作为读者来说,我读这本《写在人生的边上》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太浅薄了,浅薄得连做读者都显得有点不配。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比喻,是有喻体和本体两部分的。通常因为本体比较不形象不容易理解,会通过形象的容易理解的喻体来反映本体的特征。比如“春风像母亲的手”,春风啥样不知道,母亲的手大家就肯定能想象的出来了。
钱老也很擅长使用各种比喻。往往我看一篇小文的时候,我看到喻体部分,我就已经觉得太精彩太发人深思了。再看到本体部分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形容了,它的好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好来评定了,让我不由得反复品味。你看这篇序,单是普通书的书评家读书我就觉得讲的颇为深入,甚至还引发一大堆感慨,哪知钱老其实是要说人生这部大书,这本书我还没有认真读,我是真真地感到无知。
正是因为每一篇都觉得不可多得,要反复读。这本书我就看得很慢很慢,我买来也快有一个月了,如今才看了三五篇小文。
今天看的是这篇《论快乐》。讲快乐是属于精神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烹调得好,吃来的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阳光和空气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作。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甚至这里的“土气息、泥滋味”,我知道正是我喜欢的《西厢记》的莺莺和张生分别时的一句词,在这里看到,就很欣喜。因为我读书少,我只读到这一小句。不过当我读的越多,就会发现可共鸣的也越多。这也正是读书多的人之魅力所在。
我最喜欢的是这篇散文的最后一部分:
对于这种人,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希望大家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自由的、智慧的、有趣的灵魂。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