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问题归属于父母时,可供选择的方法除了通过“我—信息”来试着直接改变孩子,还有可以试着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极好理解,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为环境做好安全防护,简化环境,用一种活动替代另一种活动等。
而事实是,很多时候,通过“我—信息”与孩子对抗,或者改变环境都没法改变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孩子的需求就与父母的需求发生了冲突,即所谓的亲子冲突,此时的问题归属于亲子关系。
冲突是人际关系中的真理时刻,它是一个危机,处理好冲突可以增强亲子关系,反之则会削弱这段关系。冲突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一定是不好的,关键是冲突如何解决,而不是发生了多少冲突。
亲子冲突中,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赢,孩子输;二是孩子赢,父母输。在这两种情况中,每个人都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试图说服另一个人接受它。第一种,是父母通过运用权力或权威去强迫孩子做某事,他们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和自我责任感的机会。第二种,是孩子让父母被迫做出牺牲与妥协,但是父母事实上,往往是无法去爱、无法接受孩子的。
书中提倡的则是“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案,是一种可避免权力之争的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双方的共同参与,一起商讨,而解决方案最终也是双方都可接受的。
“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它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对于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对所有家庭来说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说很多专家,可能会关于就寝问题、不好好吃饭问题、看电视的问题、做家务的问题、混乱的房间问题等给出“最佳解决方案”。“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案,没有适应于所有家庭的最佳解决方案,而是能够被这个家庭和孩子接受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对于另一个家庭来说或许并不是最好的。
比如说,我家孩子三岁,不愿意洗头发,每次都挣扎着,难以进行,因为他不喜欢水进到眼睛里,于是我们跟孩子一起商量解决方案—怎样给他洗头发才是我们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我们想出以下解决方案:
1、闭眼睛仰头洗
2、闭眼睛低头洗
3、躺在爸爸或者妈妈腿上洗
4、自己洗
5、戴着泳镜洗
这些方法,我都可以接受,因为我只是想要他洗头发,所以他选择了一种他可以接受的方法,最终的解决方案我们双方都能接受,洗头发这件事情便可以顺利进行。
“没有输家”的方法很容易理解,但是想要熟练应用,父母则需要接受训练、练习和指导。有了“没有输家”的方法,每个独一无二的家长和他独一无二的孩子就可以通过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他们独一无二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