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一的闺女说胃疼,爷爷去学校接她了,接到的时候,爷爷说先带她去看病。
她告诉爷爷身体没事,就是考试完了,班里学生有一半都回家了,她也想回来。
到家之后我们就一起吃中午饭了,爸爸问考试怎么样?孩子说这次没有考好,就哭起来了,我一看这情况就给爸爸说:吃饭别问了。我是想吃饭的时候,孩子哭不太利于身体健康。
晚上爸爸有事,我本来准备带闺女出去吃点好的,闺女说不想出去,我就说:想吃什么,点外卖也可以。
闺女选了韩国拌饭之类的,我又给她点了奶茶,开心的吃完了。
点奶茶的时候,孩子纠结,一会说不要了,一会又想要,现在知道怎么接孩子的话了,当时不知道怎么接。
当孩子买东西纠结的时候,要领会到孩子的善良,她是不舍得花妈妈的钱,应该说:感谢你对妈妈的体谅。引导心疼妈妈。
多从善意的角度去挖掘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不上学了,结果第二天没有起来?
家长要从对抗的角度:你昨天说的好好的,今天去上学的,为啥今天又不去了。
家长从善意的角度:其实你今天也很想上学,只是今天你还没有做好准备。昨天你承诺的时候,你是下定决心要去的,所以在上学的道路上也有很多困难,你也想努力去突破,妈妈感受到了你的努力,妈妈不要求你一下子努力到位。
有时候不是孩子对抗家长
是家长在给孩子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