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作业的主题是:找出十篇文章,分析它们的逻辑。提前一周就布置下来了,当时我暗暗庆幸,有一周的时间来写一篇文章,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所以欢快的度过了五个工作日来到交作业的倒数第二天,是的,拖延症患者就是这么“乐观”。直到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我才理解为什么这次作业要提前一周布置下来的深意,因为:很难写。
我听从群中小伙伴的意见,直接在叨叨姐的公众号里取材。每一篇都通读两遍,第一遍纯看内容,直接提取知识点。第二遍再分析文章逻辑思维。分析的过程无比顺畅,每一篇都能很轻松的排列出内容上的逻辑,结构上的布局,这得益于叨叨姐的文章逻辑性都非常清晰,无形中给分析降低了难度。
所有的这一切都做完之后,真正的难题来了,看似顺利的分析过程,却抵不过一个没有中心的主题。是的,我分析了这么多,却想不出一个自己想写的主题。怎么办?
不知道写什么,我开始“信手涂鸦”
人生痛苦事情莫过于,写好了开头却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于是聪明的我应用了这几天学的最透彻的“追问式思考”。首先在本子上写下了通读两遍我都获得了什么:
1、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是站在纯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章的,所以我只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提取我需要的知识点和经验。比如读《传统行业转行到互联网,你需要做哪些准备?》不仅知道跨互联网行业之前要做那些切实准备,最深的感悟是总结自己的通用能力,在跨行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增加优势,同时也可以抚平一些心理上的焦虑感。
2、读第二遍我开始分析这些文章的内在逻辑。发现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逻辑缜密、结构完成的。无论是从问题入手还是从事件入手,都能第一时间俘获读者的眼球,让人想一直读下去。没有拖沓感,没有一句废话。比如《写作,让我与这个世界,省掉了许多废话》,从与朋友的聊天入手,抛出问题。接下去的“解释”层层递进,最终回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首尾呼应,让人绝不带着疑问走。
3、得到很多情感上的共鸣,比如读《31岁,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对于其中焦虑的部分感同身受,那正是我自己现在的写照,明白自己陷入了“明知最好的方法而没有行动,于是对自己不满意。越不满意,越不行动,越焦虑”的怪圈,恨不能马上行动起来。
4、体会到干货文也可以有温度,只要作者带着真情感写,读者一定能感觉的到。比如《找到喜欢的工作,却没有得到持续的快乐,所以开始怀疑人生吗?》虽然是一篇解读把兴趣变成工作后如何应对问题的干货文,但是却没有硬邦邦的说教,感觉就是一个大姐姐对于职场小白的经验传授。
……
写到这里我仍然无法从这些内容当中选出我最想写、或者特别符合这次作业的主题,但是一个灵感却冒了出来,为什么我不可以将这次思考的过程写成一篇文章呢?
思维倒逼,貌似找到了完成这次作业的钥匙
想到这里,我迫不及待的开始理顺自己的思路,既然是一次关于逻辑思维的作业,与其分析其他文章的“解题思路”,不如自己实际操作一次。写一篇最简单直接的“逻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己对于逻辑布局的理解和应用。
找到了这个主题,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在本上写下我的逻辑过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通过这次思考,我获得了这么几点经验:
1、不确定主题的时候,不要着急,静下心来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写下来。这些内容不需要逻辑,只要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
2、从中挑选自己最想写的主题,如果它还没有跳出来,那就继续上一步,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3、找到主题一切就都好办了,按照叨叨姐第五课、第六课教的方法,搭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放飞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