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银行,每日定时定额发放给每一个人1440金币,人人平等。无结余,无利息,无存取,过期作废。
这就是时间银行。
李笑来老师说过,时间管理就是一个伪概念,就是因为我们在时间这个上帝之手上似乎失去了控制权。而且,人是视觉动物,对于不可见的东西,总会有一种距离感和恍惚感,比如人们的冲动消费大多都是刷卡或者网上支付,因为现金这个实物损失总会比刷卡这些无形的支付更让我们肉疼。
时间不像蜡烛,燃一点少一点,我们看得见,它只会偷偷的溜走。
所幸的是,我们可以把每日的1440抻开平摊到一张白纸上,然后分配给各式各样的事件,只能说是:“分配”时间,自我管理,而没有权利说:管理时间。
这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在时间上做文章的方法。有再多,如果你不去用,或者不适合你用,也是无用。了解的多了,用的多了,才知道哪个顺手。
不如,跟着我来看几个?
01,饼状图(参考《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作者:纪元)
圆形是个很好用的意向图,像那条首尾相衔的蛇。把每天的时间分块,分法不限,看你自己当天的安排。比如:工作,学习,亲子,娱乐,家务,人际交往...每个板块的用时占的百分比是多少。这样一天下来,你就会知道,时间都去哪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个板块的6要素: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身心状态。
为什么要有这6要素?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向动物学习,做一个“变色龙”,不同的场景就相当于扳手,我们需要变色,把情绪心态切换到与当前场景相适应的状态,如此才能担当好不同的角色。
上班时间里,你是认真严肃的员工;亲子时光里,你要做一个耐心而天真的父母;学习阶段,你就变成了一个求索的学生。你不能在面对孩子时强行而严肃,就像不能在工作间嬉皮笑脸一样,因为人,物,场景都变了。
02,九宫格(参考《晨间日记的奇迹》,作者:左藤传·日本)
如果说饼状图是对一天的横切的话,九宫格就是一幅纵切。九个格子你可以填上:日期,天气,心情,好事,坏事,惊喜,复盘,等等,属于你的整体情况里的各个你在意的分支。
生活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多维度的混合体。时间,空间,环境,甚至天气,都能影响到我们的心情,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状态。
当我看到作者在《晨练奇迹的奇迹》这本书的九宫格里有一格是留给惊喜的,我很惊呆。我也记日记,可是,我的日记里记的都是不开心和烦躁,所以,当我回顾时,我看到的总是灰暗,好像始终没有过阳光明媚的晴天。而每天记录的惊喜就是人生的小确幸,没有大的,总有小的吧,如果连小的都没有,那就给自己制造一些快乐吧。真正的幸福是绵长持续的点滴温暖,而不是一场等待了N久的盛大喜悦,因为这样的盛大不易持久,也更容易提高你对幸福的感受阈值,从而在以后的岁月里无法轻易感受到幸福。
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03,仪式感。
在读到彭小六的书之前,我对仪式感没什么好感。我浅薄的以为,仪式感只是一套繁琐,呆板,枯燥的流程,是对时间的一种没必要的浪费,而事实恰好相反。
彭小六这样写到:如果每天早上起床,你都在纠结是先运动还是先看书,是先打开手机听语音新闻,还是先看咨询日报...所以你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仪式习惯,早起后该干嘛,睡觉前该干嘛,把一系列连接起来,变成习惯。
所以,仪式感能形成什么?习惯。习惯,意味着节约时间,把需要消耗意志力的过程和不必要的情绪起伏省略,只走流程,直达事件本身。
习惯需要时间练习才能形成,话说回来,什么不需要时间呢?
仪式感还有一种魔力就是:虔诚。基督徒的睡前饭前祈祷,佛家弟子的诵经,皇帝和大家族的祭祀祭祖,古代文人在拜读名家大作之前要焚香沐浴,这种肃穆和虔诚让人起鸡皮疙瘩,却也显示了对将要做的事情的重视和严肃。
即使一件普通的事情,一进入仪式般的流程,你的心境不自觉的就会发生变化,会有一个声音在你脑袋里告诉你:是做xx的时候了。一开始做的时候,你甚至可能会觉得好笑,但是后面你就会不自觉的融入其中了。
04,时间记录法(参考《奇特的一生》格拉宁·俄国)
时间记法来自于俄国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
制服鬼怪的最好方法就是:现其形,命其名,唤其名,方可施咒。对时间也是如此,记录即是显形和命名。
怎样证明我们的昨天,怎样证明我们曾经的存在,我们来过的意义?留下具体的或者无形的精神作品是一个方式,可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的生命都是无痕一般的存在,唯一能证明我们曾经存在的就是记录时间。
往小了说,时间记录法,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敏感地感知时间。一条条,一项项的事物,都可以让时间现形,让我们看得见它是如何流逝,在哪里流逝,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高效地做事和生活。可以摒弃掉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让我们活的精彩和丰富。
就像柳比歇夫不用钟表,而能精确感知自己做某件事用时多久,几乎不差分毫;而在做计划方面,他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力和之前的经验,做整年计划,在年底总结时,实际情况与计划的误差只有1%。
往大了说,记录时间即是记录我们的生命。时间是我们生命的载体:在横向上,时间显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上;在纵向上,时间让我们向内——我们的精神和灵魂的深处挖掘和求索。如此,才筑就了我们人生的实体存在和意义。
这种方法有很多人说太麻烦,我也总是记着记着就忘了。其实,记录只是方式,它的意义才是真正的价值。
而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在分类上也很好玩。大轮廓上是幅简笔画:第一任务,第二任务,娱乐,琐事,休息等几大块;而在细处却是精细无比,而这也正是时间记录法的精华所在。
05,健康与休息。
得到的脱不花娘娘,以及很多做时间和精力管理的人都说过,做工作计划一定要把休息这一块算进去,因为它是第一重要的,休息会对工作和学习时的状态和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只创业者,连普通人一样会觉得:到最后,拼的都是体力。体会尤其深的,是已经进入30岁大关的大批80后们。身体状态是一道大坎,谁走过谁知道。
怎么破?休息,饮食,锻炼,想要健康,别无他法。
【休息方式】
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需要睡几个小时,自己心里总有点数。睡眠少的,比如乔帮主,4/5个小时就够了;睡眠多的,比如前文提到的柳比歇夫,10个小时。如此来看,时间和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并无因果关系。
【锻炼方式】
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跑步和跑马拉松,坚持至今;有人游泳,有人撸铁,有人瑜伽普拉提。运动能改变大脑,改变人的精气神儿,都是科学验证过了的。
【放松方式】
有一次听得到直播,脱不花说她的放松方式是看非虚构类的书。随拿随看,也可以随时中断,不会沉溺于情节,还不耽误看困了睡觉。发呆也好,冥想也好,撸猫逗狗,喝杯咖啡泡杯茶都好,反正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法选择看电影和电视剧来放松,因为会沉浸,这些娱乐还是作为自我奖励吧。
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呢?虽说你懂自己,但也要去尝试,找到与自己当前阶段最适配的。
至于你选择的是否真的适合你,还是你借此之名行彼之实,外人就不知道了。
你要记得:关于时间,别人说的,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