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竹林小憩。阳光透过竹叶,斑驳了双眼,树影婆娑。捧一本好书,冲一壶香茗,泛黄的书页沉浸者年代的气息,指尖的书香与茶香萦绕在鼻翼。嗅其香,察其色,品其味,茶香四溢,好不惬意。静坐,看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风起云涌,日升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渔夫一生,一根竹竿便是天下;出家归隐的僧人,终日离不开茶。敲敲木鱼,颂颂佛经,盘坐蒲团之上,无所欲,无所为,普渡众生。自古茶禅一味,爱茶的人,拥有一颗向禅的心,追求无欲,追求清净。
神龙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传说神龙氏有一个水晶肚子,一日吃过“茶”这种植物后,便看见肚中杂物皆在流动,如清洗过一般。传说固是传说,今人无从考究,而由此可见,茶作为药用,最初便有解救之意。
到了唐宋时期,茶文化发展到顶峰,“龙团风饼”、“研糕团茶点茶法”,甚是重视。都说唐诗宋词,诗歌文化此时亦是盛世,文人墨客相约饮茶,三巡过后,行文作诗,诗歌必定离不开茶,东坡诗云:“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明代,平民皇帝朱元璋罢造龙团风饼,而此时为饮茶而造就的茶具更加精美。这时的茶,不单是茶,四分物质,六分精神,品的是意境,品的是脱离世俗的追求。
盖天下水为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不论到何时,茶总离不开他的本性——清醇、淡雅。文人墨客好饮之,因为茶脱俗的精神,不愿是“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不愿与污浊的世界同流合污,寄情于茶,品的是追求自我的心境。
僧人好饮之,解读茶的清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家思想博大精深,然无欲、顿悟的精神却和茶相通。茶禅一味,茶既是禅,禅亦含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然而在以光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人已经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来静品一壶茶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五柳先生的生活令人向往,或许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隐居山林,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感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晚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品茶悟禅,心如明镜台。
菩提达摩云: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每个人都有一颗纯净向禅心。今天的社会可能不允许我们放下手中的琐事,抛开一切不管不顾,甚至连企求品茶的片刻时光都是奢望,然追求茶禅一味的心情却无人能阻止。
生活剥夺了我们隐居的权利,却赋予了我们另一种资格——寻找心灵的那片净土。
听说关注和点赞会变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