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晨光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从学习圣贤开始,今天是在诚意班学习的第15天,读原文、听导读,听责善,今天学习《送宗伯乔白岩序》,以下是今天的读书感悟。
这篇《送宗伯乔白岩序》是乔白岩与阳明先生的论学。整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论学,先生分别说到1:学贵专2:学贵精3:学贵正这篇序告诉我们学习圣贤文化的终极方向是什么,是要专于正,要先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立圣贤之志,就是正。阳明先生说“道,大路也;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就是要有一颗无私利他的心,破掉知见,内心才会生出智慧,内心才会指引你去学习,才能学精学专。先学会做人,再去学习知识技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是说我们有私欲的这颗心是非常危险的,有了私欲我们的道必然会走歪,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做到凡是与我们志向无关的都要不听不说不做。
阳明先生说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所以我们要做到惟精惟一,这样才不会让人生走偏走邪。
精,是精纯的意思;先生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为精。专,是专一的意思。精然后能明;明然后能诚,所以明是精的目的,诚是一的基础。万事以修身先,“吾道一以贯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立志就是修身的起点,起点决定终点。而修心又是修身的根本,只有清净心才能专注于在某件事上,才能达到身心合一,心里的浮躁才会慢慢冷却下来,才可以不被外界的纷扰左右。丰田的五问法则:即五问为什么,深问为什么,旨在避开主观自负,顺着链条,顺藤摸瓜直到找到问题根本的原因。
一个心静的人,可以不被外界的纷扰左右,却有左右外界的力量。学会在每个起心动念时去觉察,去和自己对话,认清每个念头背后的念,剖析每个念头背后是什么,是否掺杂了私欲,及时修正,及时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