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砸烂了周天子“受命于天、辅有四方”的金字招牌,旧的制度和秩序一去不返,历史到了“至强者”替代“至尊者”的时期。
谁是“至尊者”呢?当然是周天子。
谁是“至强者”呢?当然是称霸于诸侯的那个诸侯。
至此,谁是霸主谁说了算,不再看“天下共主”的脸色了。
第一个想说了算的人,只能是郑庄公。
郑庄公是一个有个性的国君,只因为周桓王的一时不高兴,他也不高兴了。于是盗割了周王国的麦子和谷子,还差一点把周桓王一箭封喉。
郑庄公堪比战略家,他心怀兴国大志,一心想扩大郑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受国土面积所限,难以实现其霸业宏图。
于是,郑庄公想到了攻城略地。目标选定于宋国,理由是“宋公不王”,说宋殇公“不共王职”。你不朝见天子,我就“以王命讨不庭”。
其实,此时的郑庄公对待周王的态度,比宋殇公还要恶劣,他也曾无奈呢不“朝圣”。但,那又怎样?谁让庄公的拳头硬呢。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假借王命讨伐宋国,未成。
第二年春,郑国又与鲁、齐两国首脑在中丘会晤,在邓地结盟,再次兵伐宋国,6月大败宋军。
由于连年征战,宋国国力迅速减弱,最终导致宋国政变,殇公被杀。
自郑庄公以后,哪个诸侯国有错,哪个诸侯有罪,不再由周天子判定,而由霸主判定了。我说你有罪,你就有罪。
历史是不断重复的。
五六十年后,即公元前657年,已具称霸实力的齐桓公,想教训一下楚国。于是,借楚成王伐郑之机,齐国兵发楚国,并打下了楚国的盟国蔡国。
楚成王赶紧照会齐国,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你来打我是为什么呢?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出处,意思是说,我也没招惹你,咱两家井水不犯河水,你这是闹哪样啊?
齐相管仲随即列出了楚国的两项罪证:一是“尔贡包茅不入”、二是“昭王南征而不复”。
那么,什么是包茅呢?
苞茅,其实就是南方的一种茅草,主要用于缩酒祭祀之用。制作祭酒时,先将包茅、酒曲和米饭搅拌在一起,使米饭发酵成酒,然后再用包茅滤掉酒糟,把酒浆装进大瓦缸,这种酒就成了神酒,专门供祭祀之用。
那么,昭王是谁呢?
昭王,就是周昭王,姓姬名瑕,生月不详,卒于公元前977年。周昭王是周康王姬钊嫡长子,周朝第四任君主。
至于“周昭王南征”,还要从康王时期说起。大概公元前1002年,南方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等地,开始与周朝抗争。公元前980年至前977年,周昭王为了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南蛮”之人,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楚地。但由于过分轻敌,周昭王在战争中溺死,也有被楚人"落井下石"用胶粘的木板船害死一说,不管死的,反正是死到了楚国境内。
仔细揣摩这两大罪状。就连今人也觉得可笑。
确实,在春秋时期,各路诸侯都有向天子进贡的义务,但不进贡的何止楚一国,想当年,郑国非但不进贡,还从周王国那里偷走麦子呢,为什么没有人拿郑国说事儿呢?
至于“昭王南征而不复”,更是站不住脚。周昭王在汉水之滨溺亡,那是320年前的事情了,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偏偏现在说呢?即使是要旧事重提,也是人家周王朝、或者是姬姓诸侯国的事,哪里轮到你姜姓齐国说话呢?
但,一句“尊王攘夷”的口号,却成了齐国兵发楚国的天子令牌,成立其与所欲为的接口。“至强者”说你有罪,你就有罪,哪还有争辩的机会呢。
就连楚成王也赶紧给齐国回信:“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此后,齐桓公的霸主之位,由此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