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麻各半汤
1.学习伤寒论,感知力很重要。好的医者,就是要慢慢的,仔细去辨析病人的,各个层面的状态,在每个层面都能够理解才开药。
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脉促胸满,等于是元气不足的情况。心跳不规律的脉象有几种说法,一个叫结,有一个叫促,有一个叫代。脉数,这个人有热,身体比较偏热偏寒热;促脉是阳虚会出现的脉。身体气血越不足的人,心脏往往跳动会更多一点。
两个跳动堆起来变成一坨,称为结脉。促就是跳的频率比较高,一分钟跳的次数比较多,可是有少跳一下的这种就叫促。代的话,就是完全跟你正常时候的频率是一样,没有比较快,可是会少跳一个。
桂枝汤如果芍药再加一倍的时候,那这个桂枝汤力量就完全在里面做事情,就在里面治疗脾胃里面的事情。
3.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胸口绞痛,天黑发作,或者天发作,或者冬天发作,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提振心阳的方子有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四逆汤,真武汤再放化瘀的药,比如丹参,鸡内金。
还有很多种心脏病,它的我们的中医如果在经方的里面来治疗,那不是在处理那个心,而是心周围发生的什么事,就是那个心被,湿气、痰水压住,以至于变成一些不对劲的现象。
4.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阳虚而阴实的现象,他的感知力都归在有形的东西上。无形的东西我们都不能感觉它的价值跟它的存在。
疟疾的特征是发热一阵又发冷一阵。发烧一阵又不烧一阵,发烧一阵又不烧一阵,这个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特征。热多寒少,其实是在标示这个人不是真正的得疟疾,因为真正得疟疾的人是,大热了之后会大寒。
5.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习惯性拿呕来标示少阳,少阳的特征脉弦,嘴巴苦,头昏目眩等。
清便欲自可,拉大便,身体可以自行处理,标示没有阳明病的症状。
脉有没有很洪大而实,或者是,有没有狂出大汗脉洪大,或者是,口很渴又烦躁,然后或者是,头痛在两个眉毛这个地方,就是,这些都是一些,可以标示阳明病的这个指标。
阳明也是会一阵一阵发烧,潮热,就是快要到黄昏的时候烧得特别厉害。
一天里面会往来寒热两三次,其实就已经有一点在标示这个往来寒热不是少阳了,少阳柴胡汤的往来寒热,往往没有那么多次,但是这不是一个绝对,只是一个往往。
好转反应是病人身体一天发两三次烧,脉既不强也不紧。当这个人一天发两三烧,然后他又怕冷,他的脉又很微弱,那这样的人,至少不是可以用发汗药来把他解决,用桂枝麻黄各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