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论》 解析

    《唱论》      【元】燕南芝庵  著      (注:元末明初陶宗仪《辍耕录》所载有出入)

窃闻古之善唱者三人:韩秦娥、沈古之、石存符。 帝王知音律者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李后主、宋徽宗、金章宗。 三教所唱,各有所尚[1]: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

[1]三教所唱,各有所尚,辍耕录本作“三教所尚”。


大忌郑卫之淫声。续雅乐之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以其近之也。又云: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1]

[1]此条“又云”以下,辍耕录本移到后面“凡添字节病”一落千丈条的末尾。


近出[1]所谓大乐[2]: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苏东坡《念奴娇》、辛稼轩《摸鱼子》、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霖铃》、吴彦高《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伯坚《石州慢》、张子野[3]《天仙子》也。

[1]近出,辍耕录作“近世”。

[2]大乐,辍耕录作“大曲”。

[3]张子野,阳春白雪本原作“张三影”,今从辍耕录本。


歌之格调:抑扬顿挫[1],顶叠垛换,萦纡牵结,敦拖呜咽,推题丸转[2],捶欠[3]遏透。

[1]顿挫,阳春白雪本原作“顿剉”,今从辍耕录本。

[2]丸转,元刻本阳春白雪原作“九转”,今从残元刻本阳春白雪和辍耕录本。

[3]捶欠,词林须知本作“摇欠”。


歌之节奏:停声,待拍,偷吹,拽棒,字真,句笃,依腔,贴调。 凡歌一声,声有四节:起末,过度,揾簪,攧落。 凡歌一句,声韵有[1]一声平,一声背,一声圆。声要圆熟,腔要彻满。

[1]声韵有,辍耕录本作“句有声韵”,词林须知本作“声自有”。


凡一曲中,各有其声:变声,敦声,杌声,啀声,困声,三过声;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


歌声变件,有:慢,滚,序,引,三台,破子,遍子,攧落,实催,全篇。尾声,有:赚煞,随煞,隔煞,羯煞,本调煞,拐子煞,三煞,七煞[1]。


[1]七煞,辍耕录本作“十煞”。

成文章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套数当有乐府气味,乐府不可似套数。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1]

[1]此条,辍耕录本移在后面“词山曲海”条的前边,并删去最末二句。


凡唱曲之门户,有:小唱,寸唱,慢唱,坛唱,步虚,道情,撒炼,带烦,瓢叫。

凡唱曲所唱题目,有曲情,铁骑,故事,采莲,击壤,叩角,结席,添寿;有宫词,禾词,花词,汤词,酒词,灯词;有江景,雪景,夏景,冬景,秋景,春景;有凯歌,棹歌,渔歌,挽歌,楚歌,杵歌。

歌之所:桃花扇,竹叶樽,柳枝词,桃叶怨,尧民鼓腹,壮士击节,牛僮马仆,闾阎女子,天涯游客,洞里仙人,闺中怨女,江边商妇,场上少年,阛阓优伶,华屋兰堂,衣冠文会,小楼狭阁,月馆风亭,雨窗雪屋,柳外花前。


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

仙吕调[1]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酝藉。

小石唱,旖旎妩媚。

高平唱,条物[2]滉漾。

般涉唱,拾掇坑堑。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1]调,辍耕录本作“宫”。

[2]条物,辍耕录本作“条拗”。


有子母调,有姑舅[1]兄弟,有字多声少,有声多字少[2],所谓一串骊珠也。比如仙吕《点绛唇》、大石《青杏儿》、人唤作杀唱的刽子。

[1]姑舅,阳春白雪本原作“孤儿”,今从辍耕录本和词林须知本。

[2]有声多字少,阳春白雪本原作“有声少字多”,今从词林须知本。


有爱唱的。有学唱的。有能唱的。有会唱的。有高[1]不揭,低不咽。有排字儿,打截儿,放褃[2]儿,唱意儿。有明褃儿,暗褃儿,长褃儿,短褃儿,醉褃儿。

[1]阳春白雪本原脱“高”字,今从辍耕录本、词林须知本补。

[2]此条六个“褃”字,辍耕录本都作“掯”。


一曲入数调者,如:《啄木儿》、《女冠子》、《抛毬乐》、《斗鹌鹑》、《黄莺儿》、《金盏儿》类也[1]。

[1]《金盏儿》类也,辍耕录本作“《金盏儿》之类是也”。


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

凡歌之所忌:子弟不唱作家歌,浪子不唱及时曲;男不唱艳词,女不唱雄曲;南人不曲[1],北人不歌。

[1]不曲,辍耕录本作“不唱”。


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嗓,有堂声,背[1]合破[2]箫管。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拭[3]的,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失之闲贱[4]。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唱得打搯的[5],失之本调。

[1]背,辍耕录本作“皆”。

[2]破,辍耕录本作“被”,词林须知本无“破”字,亦无“被”字。

[3]蕴拭,辍耕录本作“蕴拽”。

[4]闲贱,辍耕录本作“寒贱”。

[5]打搯的,阳春白雪本原作“打稻”,脱“的”字,今从辍耕录本、词林须知本。


凡歌[1]节病,有唱得困的,灰的,涎的,叫的,大的。有乐官[2]声,撒钱声,拽锯声,猫叫声。不入耳,不着人,不撒[3]腔,不入调,工夫少,遍数少,步力少,官场少,字样讹,文理差,无丛林,无传授。嗓拗。劣调。落架。漏气。

[1]歌,辍耕录本作“唱”。

[2]乐官,辍耕录本、词林须知本均作“乐府”。

[3]不撒,残元刻本阳春白雪和词林须知本均作“不彻”。


有唱声病:散散,焦焦;乾乾,冽冽;哑哑,嗄嗄;尖尖,低低;雌雌,雄雄;短短,憨憨;浊浊,赸赸。有:格嗓,囊鼻,摇头,歪口,合眼,张口,撮唇,撇口,昂头,咳嗽。


凡添字节[1]病:则他,兀那,是他家,俺子道,我不见,兀的,不呢。一条了,唇撒了;一片了,团圞了;破孩了[2];茄子了。

[1]节,辍耕录本删去。

[2]破孩了,辍耕录本脱去。孩,元刻本阳春白雪作“核”,今从残元刻本阳春白雪和词林须知本。


先唱的金门社,押班的舞对。[1]

[1]辍耕录本不载此条。


词山曲海,千生万熟。三千小令,四十大曲。

(据《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982年重印版第一册《唱论》校对。)


《唱论》简介


  《唱论》中国戏曲音乐论著。元代燕南芝庵著。全文1800余字,分27条,扼要地论述了唱曲要领。从对声音、唱字的要求到艺术表现,以及十七宫调的基本情调,乐曲的地方特色,审美要求等均有涉及,并有不少精辟之见。对后世戏曲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于文字过于简略,多用当时的方言和术语,后人尚难以作出准确的理解。《唱论》有元至正刊本,明人又作了节录。1959年收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燕南芝庵,即 燕公楠(1241~1302年),字国材,号五峰,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肃之七世孙。著作有《五峰集》、《唱论》。由于他的杰出才干与见地,在1285年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赐予蒙古名字叫做"赛因囊加带",算是一种荣耀。几次想拉拢他"命参大政",但是被燕多次推辞了,于是被安排到'江浙'等多个行省当"佥事"(常务副职)、右丞等显赫职务。他很有见识和名望,忽必烈曾向他征求丞相人选,并按照他推举的名单,任命"完泽"当丞相。

  他曾针对元朝贵族的游牧思维倾向,提出"屯田"、"农桑"等建议,要求重视农业、纺织小工业,开垦土地,增加财富。燕公楠多年主持屯田工作,屯田规模很广大,以致元朝后来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大司农司,他当大司农,成绩显着。这也为阻止元朝贵族使用游牧思维治理南方是起到了较大作用。

  他奇怪的蒙古赐名,大约没有几个人记得了。倒是他的家乡永修县,其居住地被命名为"燕坊镇"、"燕坊村",大家一直这么叫了几百年。他的诗词不错,被认为是元朝名诗人,他有一首赠给程钜夫(程文海)的词《摸鱼儿》很有名,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苍苍天路,谩伏枥衔长,衔园志短,岁晏欲谁与。梅花赋,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格调的确很高。 他还精通音乐,有著作《五峰集》、《唱论》传世。他在本地的后人很多。

  《唱论》是中国最早一部较为系统阐述声乐演唱理论的专著,作者燕南芝庵,元代人。他在《唱论》里,首先谈到了歌唱者咬字与唱腔的问题。在宋末唱赚艺人的遏云社写成的《遏云要诀》里就谈到了“腔必真,字必正”的要求,而且还从唱腔要有“墩、亢、掣、拽”的区别,提到咬字要分清“唇、喉、齿、舌”的部位和“合口”“半合口”等口形。宋末张炎的《词源》,也谈到“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的话。其实,他们已经涉及咬字与唱腔及声音美的有机联系问题。《唱论》也提到“字真”与“声要圆熟,腔要彻满”,也即后代艺人们常说的“字正腔圆”的要求,但更为细致。他一面注意到唱腔的旋律美,如“抑扬顿挫”、“索纤牵结”、“敦拖呜咽”等;一面对许多不美的声音有较细的分析,他指出共有“散散、焦焦、干干、咧咧、哑哑、尖尖,低低、雌雌、雄雄、短短、憨憨、浊浊、赸赸”等毛病。

    其次,歌唱家要唱出美好的唱腔一定要有气息的支持与发声吐字的统一。这方面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早已谈到用横膈膜来控制呼吸与到喉头发声吐字的方法。宋末张炎的《词源》也谈到“忙中取气急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入气转换”的话,就是说气息的运用与音乐的表现有关。《唱论》在这个问题上,则提出了“偷气、取气、换气、歇气、爱者有一口气”等方法。可见当时声乐艺术家运用气息的技巧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唱论》也注意了歌唱者不同的音色与演唱风格的问题。他认为它们各有所长而不偏执一见,他指出:“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拽的,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失之寒贱,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唱得打稻的,失之本调”,就是说风格或音色尽管可以多种多样,但不能过火,所以关健在于严格地掌握分寸。

  《唱论》也有严重的缺陷,就是它没能结合内容的表达来讲技巧,当然更谈不到生活和技巧的关系,而且即使是声乐技巧问题也未能细致分析。但是作者的这些心得还是很可贵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声乐表演艺术所取得的成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58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15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933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76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99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75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7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54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07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46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2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4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20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07评论 2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