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爆出有记者趁王祖贤奔父丧之际询问其关于感情的问题,王祖贤只回应了淡淡的一句“我的感情在生前已经了了”。也就是说,这位女神级的美女,刚过不惑就已经让自己“死去”了。呜呼哀哉!
如此曼妙的女子,为何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就因为几段失意的情感经历?齐秦与她相恋15载,不可谓不爱,未成眷属固然可惜,何妨将爱深藏于心底,淡化成一缕清风的回忆?
至于那个玩遍港台艳星的肥鹅阔佬花痴,就当走路不小心踩到了狗屎,擦干净鞋子继续上路,实在洁癖干脆把鞋子踢一边去。失去钻石你可以一阵痛惜,甩掉狗屎还值得一生守身如玉?
无独有偶,95岁依然美艳的秦怡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婚恋:“我的婚姻爱情一塌糊涂。”
她和第二任老公金焰37年的婚姻,却有30年在分居。金焰早在他们婚姻的第七年就琵琶别抱,据说第三者是秦怡的妹妹。
难以想象秦怡如何默默忍受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做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演员”(周恩来语),毋庸置疑她曾经得到过众多优秀男子的青睐和追逐,但她选择的是默默地忍受孤独,漫长的孤独。
相似的还有文坛丽人张爱玲,23岁经历了一个色狼渣男胡兰成后,竟真的让自己“萎谢了”,十几载的花样年华在孤寂中黯然度过,36岁才在美国邂逅了知心爱人赖雅。可惜赖雅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风雨飘摇的10年相守过后,张爱玲选择的又是凄凉的孤旅,直至在孤独中默默地死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女性的态度,婚姻爱情失意后她们不是选择自我封闭、自我毁灭,而是自我重生。美丽与哀愁或许是东西方名媛丽人的共性,但西方女性更倾向于反抗命运强加给她们的孤独与凄苦。
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后,下嫁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奥纳西斯去世后,杰奎琳已经步入“老年”(以国人的眼光),但她依然迎来了最后的爱情,银行家莫里斯.坦贝尔斯曼温情地陪伴着她,直到她离开人世。
费雯丽一生饱受躁郁症折磨,46岁时她挚爱的丈夫奥利弗选择了离去,与一年轻女星共结连理。她并没有让自己过度沉溺于被离异的悲苦,而是勇敢地接受了小她十几岁的男影星奥利维尔的爱情。
奥黛丽.赫本经历过几任或多情或淫荡的老公,晚年也没有自我放弃,最终与她的“灵魂伴侣”罗伯特.沃德斯相伴相随、不离不弃。
美丽的东方女性,青春失落后为何纷纷在错爱后的伤痛中沉溺、作茧自缚般地选择了长久的自我囚禁?又为何如此心甘情愿、沉沦于漫漫余生的凄苦与孤寂?
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不容忽视,尤其是女性文化的差异。中国女性,这个几千年来饱受压抑、饱受屈辱的群体,还未完全解禁自己。在心理上,她们还是那群“裹脚太太”,既脆弱又封闭,远没有开放自我、放飞自我的勇气,她们习惯于把本该自由的灵魂牢牢地锁进身体里。
也源自中国女性过于浓厚的悲情意识,以有一颗玻璃心自诩。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就足以将她们的自尊与自爱摧毁,“惨绿愁红一夜风”,从此一蹶不振、自怨自艾。
抑或是源于有史以来中国男性视角的愚陋、偏见与自大,他们不像西方男性那样睿智、包容与谦卑,善于发掘女性不同年龄层次的美,而是短视地以年龄来界定女性美的等级。
当然还有中国女性自身对于年龄的高度过敏。三十未到就“老了”,四十刚过就“不谈爱情”。她们过早地放弃了自己,冷冻了那颗依然火热的心。
卿本佳人,明明可以在丽日艳阳下做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却为何自囚于幽暗阴冷的巢茧中,做那只寂寞忧伤的蚕蛹?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样的执着实在过于悲催,更何况还是所遇非人。
早日破茧成蝶吧,美丽哀愁的东方女人!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