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三岁了,从他几个月大开始我基本上就已经每周一三五给他放歌曲听,二四六放故事听了。到两岁多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读故事,读古诗,和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
很多时候,每天早上和每天睡觉前,读书都是我们固定要做的事。读着读着他就渐渐的进入梦乡,然后我就开始我的写作。早上一睁开眼,他首先揉揉惺忪的睡眼,然后用糯糯的童音对我说:“妈妈,我要看书。”我就开始给他读书。到六点半左右,我就一起起床,我做饭,他玩耍。
固定的生活习惯也许要很久才能养成,可是坏的习惯的形成却很容易。
我辛辛苦苦带着他将近三年,陪着他早晚读书。可是这最近我生了一场病,美尼尔综合征。头晕乏力,没有精神,头不能动。稍微偏动一点,就会觉得天旋地转,就只有住院了,就没有精力陪着孩子了。就让婆婆帮我带了五天,可是五天之后我回来的时候,孩子就养成了拿手机玩游戏的习惯。每天我一下班,就来围着我要手机,妈妈,我的手机,我要玩车车。那是一款汽车组装的简单游戏。我看着以前每天九点半都能准时入睡的孩子到了10点还不睡的时候,我真是心都碎了。
我尝试着给他要回手机,我们从新开始看书,可是他却说不要看书。这样又持续了两天,晚上睡觉之前玩,早上起来又是要玩,简直是太入迷了。我决心要改变这个现状。
从我决心改变的那天起,我只要一下班回到家,我就再也不碰手机,一直到他睡着为止。
那天晚上他依旧是缠着我要手机,我没有给他,他就一直哭,看着他哭,我也很心疼。不过还是一直坚持着,到他睡着,都没有给他。第一天真的很艰难,我看着他哭的那么伤心,我有几次都想着把手机给他,让他玩就算了,可是到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给他。他就一直哭着,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我下班回来他还是要手机,要玩手机里的车车。看着他带笑的样子,我是真不忍心给他发脾气,可是他却很坚持,一直想要。我还是没有给他,一直到他入睡。
第三天的时候,他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说,我们看书书好不好?他就翻了两下就睡着了。
第四天,我就直接先坐在床上看书,等他爬上床来,就问他要不要看。他说要手机,我说没有手机,只有书书,妈妈给你读书好吗?他说好。于是我就抱着他,开始了以前一样的每日一读的过程。
在第五天的时候,我们就完全恢复到了以前那种快乐而平常的日子了,他渐渐的不提手机了。
这次艰难的改变总算告一个段落了。
但是这次的事,也让我有种心有余悸的感觉。那几天看着儿子沉迷于游戏的状态,真的让我很害怕。
家长真的很重要,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我反省自己,作家长的一定要以身作则。
在这件事没有发生之前,我和儿子真的是配合的非常有默契。白天我要上班,就有爷爷奶奶带着。晚上我下班回来,只要一吃过饭,他就拉着我去洗澡,睡觉。上楼去看书。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我们上楼都非常早。上楼就开始看书,有的时候新买的书,他就缠着我给他读。一本书读过很多遍以后,他就自己翻了看了,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看自己的书,我俩一起蜷在床上看书,那个样子,自己都觉得很温馨。
我们在要求孩子的时候,也必须要求好自己。比如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父母一起在牌桌上打麻将,却不允许坐在桌子旁边写作业的孩子偷看;再比如家长自己翘着二郎腿磕着瓜子看电视,却吼着旁边的孩子好好读书写字;这样做的后果自然是让孩子很不满意,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取得很好的成就,作为父母的自己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比方说你作为妈妈,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加薪晋升了,这事件本身就会给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去改变他自己,不由自主的向妈妈学习。
今天就用一位名人的话来结束,:“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就不要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这是英国心里学家西尔维娅。克莱尔说的。